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学实验 / 文档详情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主题讲座.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3.4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主题讲座.ppt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主题讲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主题讲座你知道吗?通电前:分析熔融电解质中的离子情况阳离子:阴离子:交流与讨论2:电解过程不仅可以在熔融电解质中进行,也可以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活动与探究离子放电顺序:练习2:分析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的电极反应。(1)硝酸银溶液(2)氯化钠溶液(3)稀硫酸(4)氢氧化钠溶液第二课时问题解决【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1、定义:+阳极【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结合】小结阴极:4H++4e-=2H2↑(3)AgNO3溶液2Cl--2e-=Cl2↑阴极:4H++4e-=2H2↑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吸热反应规律:(E反:反应物的能量之和E生: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问题探究:从本质上分析化学反应为什么伴随能量的变化结论: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小结: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怎样书写?下面我们来讨论和研究∶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1.书写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键能:N≡N946KJ/mol,H-H436KJ/mol,H-N391KJ/mol,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2)△H标明恒压、恒温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3)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是整数或分数。(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即△H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H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6)可逆反应中的△H数值是指该反应完全进行时的数值.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E、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F、物质燃烧放出热量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已知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1+Q2>4Q3B.2Q1+Q2<4Q3C.Q1+Q2<Q3D.Q1+Q2=Q3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A.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Q2B.C(s)+1/2O2(g)=CO(g);△H=-Q1C(s)+O2(g)=CO2(g);△H=-Q2C.2H2(g)+O2(g)=2H2O(l);△H=-Q12H2(g)+O2(g)=2H2O(g);△H=-Q2D.S(g)+O2(g)=SO2(g);△H=-Q1S(s)+O2(g)=SO2(g);△H=-Q24、1molC与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已知(1)H2(g)+1/2O2(g)=H2O(g)ΔH1=akJ/mol(2)2H2(g)+O2(g)=2H2O(g)ΔH2=bkJ/mol(3)H2(g)+1/2O2(g)=H2O(l)ΔH3=ckJ/mol(4)2H2(g)+O2(g)=2H2O(l)ΔH4=dkJ/mo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H+(aq)+OH-(aq)=H2O(l);=-57.3kJ/mol2、中和热的测定⑶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用一个量筒最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议一议]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问题探究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热。第一次是用50mL0.50mol/L的盐酸和50mL0.50mol/L氢氧化钠,第二次是用100mL0.50mol/L的盐酸和100mL0.50mol/L的NaOH溶液。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相等或者不相等)。概念辨析讨论:是不是任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主题讲座

文档大小:3.4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