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的认识》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的认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0的认识》说课稿1一、学目的:6---10的认识是儿童已经认识了0—5之后教学的,是建立在0—5认识的基础上的,教材安了排了5个例题,编排的目的是先感受再感知、认识、掌握、应用6---10。在对6—10有一定的了解后复习1—10的认识,根椐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如下:一、知识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主要让学生认识6—10,认识几和第几。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生的看、说、摆、议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体会6—10,能应用6—10到生活中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6—10,使学生体会学是为了能用天生活中去,在用中又能学习。二、学重点、难点: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先让学生认识、书写6—10,知道几和第几,能说出10以内数的组成。纵观这几个目的,我们不难发现,6---10的认识、书写已在幼儿园学过,但我们农村学校学生难写好,读好。数的.组成和基数、序数,对学生来难以理解,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设为:能正确读写6—10各数,难点:基数、序数的理解。三、教法、学法设想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辅助各各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比、分。四、教学过程:根椐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活动游戏,引入课题。首先让儿童感到随着计数的需要,5以内的数是远远不够用的,这就需要用到更多、更大的数。(二)、动口数数,感知新知。《6—10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已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已能认识6—10各数,因此,引导用原来学过的来解决生活问题,这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先引导教学例1、例25,在教学例1、例2时,重点指导学生数物体,数数,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说个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通过上面的数,用6---10各数,学生从6—10各数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为学生写打下了一定基础,写是学生对各数的形象记忆,教学例3时,重点指导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并指导只占“田字格”半格,10占全格,这为认识一位数和两位数打下基础。(四)、巩固活动,应用新知。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同学互相说数,互相找数的相应物体。互相说数,互相写数。五、板书设计:(略)《10的认识》说课稿2说教学分析: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10的认识》。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一个图形后,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中操十个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休息一下,二是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