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卷分析(汇总20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规划未来。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能够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的余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试卷分析篇一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而试卷分析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弥补,深化知识结构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则能更加准确的发现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提供精确的数据,是差异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就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实施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传统课堂讲评试卷形式有有益之处但是同时也有其弊端。考试的目的是检测某一阶段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查漏补缺、跟进改正,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固然也解决了考试中检测出的问题,但是不分程度的一刀切式的满堂讲解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比如说进位加法的知识点试题的讲解,可能有55%的学生在测试中出现了错误,30%的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的运用,15%的学生可能已经完全掌握,那么当我们按照以往的讲评试卷的.形式去讲解,那么15%的学生这段时间就是完全浪费,30%的学生可能稍微点拨就能听明白,另外55%的学生才需要传统课堂讲评试卷的学习形式,那么就会有45%的学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就可以更加精确的找到每个学生的问题,通过分组学习、教师讲解等形式解决不同的学生出现的不同的问题,差异化对待学生的学习,大大的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二、除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之外,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最初来源于兴趣,传统的试卷的分析讲评就像是在深挖学生污点,学生虽然会唯唯诺诺,但是心里一定不会痛快,这种不痛快逐渐就会积累成学生思想上的负担,致使学生失去学习上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那么学生虽然还是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这种知识上的错误就像是学生自己的小秘密,照顾了学生的尊严,宽慰了学生内心,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再加以鼓励引导日积月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培养起来。三、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的益处绝不止这一两点,所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性还给学生”应该渗透到各个学习环节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试卷,把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解决,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这一教育教学理念也同样应该渗透到试卷讲评这一环节中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试卷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试卷分析篇二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1)立足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