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艺术论文 / 文档详情
论李白杜甫的笔力与气势.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李白杜甫的笔力与气势.docx

论李白杜甫的笔力与气势.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李白杜甫的笔力与气势文学这玩意是艺术。艺术里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许多惯用的说法连个准确的定义都给不出来,全在读者于咀嚼反刍中得之。我过去说,与其说中医是一门科学,毋宁说它是一门艺术,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说的。记得刚到西方时,天天吃鬼子野蛮的煎炸爆烤,吃了半年便火上房,牙龈日日肿如泰山。于是免不得向同舍鬼友抱怨,说西方饮食习惯野蛮,不讲阴阳调和,以致体内火重,热得一塌糊涂,吃生菜水果都压不下来。那鬼友也是个科研匠,习惯了清晰思辩,当下就请教我何谓“上火”,何谓“寒热”,弄得我傻张着血盆大口(说明:非好莱大美嘴),什么也说不出来。然而凡我中华上民,这些概念没谁不是生而知之,根本就用不着解释,由此可见鬼子确实是野蛮人。野蛮人不上火,却也是怪事。可见刘姥姥的划时代杰作“大火烧了毛毛虫”还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传统文学里这种玄妙而又具体的概念就更多了。例如“气势”,有谁能为它作出个逻辑定义来?但说不清楚并不等于不存在。只要在网上随便看看,你一眼就能看出谁的文章有无气势。妙就妙在这气势不是类似科技现象那种可以刻意求之的东西,光靠惊叹号、感叹词或是大言壮语等规范手段并不能制造出来。惯以大话作“文章”的人就不必说了,就连陈亮那种豪放派的大词人其实也是外强中干。过去和人讨论诗词气势如何宏大,我就请他去读两首辛弃疾的词,特别是去看看老辛和陈亮互相唱和的那堆玩意,则庶几可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气势,什么是哄俗眼的张牙舞爪。这“笔力”又何尝不如此?一般人夸奖谁的文章好,常说“笔力雄健”,似乎那也就是“气势”的同义词。然而细细玩之,这两者似乎并不是一回事。笔力雄健者文章气势不一定大,反之亦然。当然两者一致的时候也很多。例如小说李自成上描写大土匪头子张献忠招安后复反时写的战斗檄文最后是这么结尾的:“日日索贿,献忠之私囊有限,而上峰之诛求无已。,不得不反,献忠虽欲不反,其可得乎?!”(记忆,可能有误)这大概可以算是笔力雄健与气势宏大兼而有之了吧。但方孝孺之扇子铭,笔力非常雄健,气势则未必大。要看出笔力和气势的区别来,最好的方法还是去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记不得是谁的评价了,反正某位古人说过,李诗的妙处,是“力不着纸”,而杜诗的妙处,是“力透纸背”。印象里似乎没有比这更精妙的品评了,不信请看下面两首诗: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两首五律说的都是在长江上航行,连用语布局都有相似之处。论气势,两首都宏大至极。老李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老杜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传颂千古的名句。但笔力则截然不同,老李的如神仙临坛,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满纸云烟,丝毫不见着力处,如云霞一般天然浑成,如云霞一般无可捉摸,真是非“力不着纸”不足以形容其流畅无挂碍处。老杜的则字字千锤百炼,一字千钧,顿挫沉郁,刚劲悲凉,岂但力透纸背,简直是碎玉穿石!那个“垂”字衬出“阔”字的寥廓雄浑感,“涌”字托出“流”的动态感,“岂”字和“老病”诉说了“休”字背后的万般无奈感。尾联推开一步,以天地两间飘飘一沙鸥作结,留下了余音绕梁不绝如缕的失群孤鸟的寂寞形像……我想,从这两首诗中,似乎可以看出笔力和气势的差别。套句理科行话,气势大概是一种动力学,反映的是文学作品的流动能量。只要作品如同瀑布一般飞扬直下,就有了气势。而笔力大概是一种静力学,反映的是作品内在的张力。上面两首诗同样都是一泻千里,但老李当时初出四川到外地跑官,年少气盛,从丹田里喷薄而出的是青春朝气。老杜则是生命垂暮,万死千伤,心灰意懒,从心底奔涌出不吐不快的积郁。因此,两首诗都同样极富动能,但老李字字如滚动的水银,老杜字字如绷满的弓弦,所以前者力不着纸,后者力透纸背。上面这些理科胡话,当然是当比喻使用的。敬请读者万万不可胶柱鼓瑟。说起来,以理科概念比喻文学现象,有史以来当以本人为第一人(不趁机自吹自擂两句,对不起“本爷自恋无日无之”部颁优质产品证书)。老杜的风格好体会,随便看上两首他的律诗就行了。下面再举个代表老李风格的五律: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首诗要是落在某人手上,恐怕要打不及格,因为没一联对仗,然而这也就是老李的特色。他写诗似乎从来是不拘一格,随手挥洒而成,决不会像老杜那样“吟成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世传老李赠老杜唯一的那首诗中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朝朝作诗苦。”因为出语轻薄,放肆调侃“诗圣”,实在对不住老杜对他一往情深的单相思(对了,有人说老杜会不会爱上了李白那浪荡子?天末怀李白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李白杜甫的笔力与气势

文档大小:5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