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0/NUMPAGES10教育行业的12种『拉新』方式编辑导读:不管任何行业,拉新始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依据工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想,结合案例等分享了教育行业中常见的12种主动拉新的方式,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分析,与大家分享。相信阅读后,大家会对这些方法论有更加深入的洞察。上一篇文章(K12教育学生/老师/家长篇)发出后,相关产品找我聊关于挖掘用户信息及拉新方式。因此,本文沉淀梳理教育领域目前常用的12种拉新方式以及转化情况。一、为什么要拉新?教育领域学生份额相当于一块蛋糕,却有一堆人抢着吃,那谁能抢的更多一些呢?抢到的蛋糕=市场份额。而教育用户相对其他用户比较特殊,当用户从低幼的时候就在某品牌上课,大概率在升年级后会继续续报。换句话说,如果1年级的孩子上了X品牌,那么从1年级到高中都有可能忠于该品牌。所以,教育领域的拉新杠杆效应最强,而在低幼年级的拉新争夺战也极其激烈。二、拉谁?教培行业的用户群体被分为家长和学生群体,拉新时,谈成绩提升打动家长却无法打动学生,谈教师幽默,寓教于乐满足了学生又不被家长认可。那么,我们拉新的目标用户该如何设定呢?其实,在学生和家长用户群体的文章中谈到过,低幼的学生决策权更依赖家长,高年级的学生更具备自主决定权。之前的用户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高年级的孩子如果喜欢一个老师,无论她是否名师都会死缠烂打的要求家长报名。教育类用户不同年级的留存差距较大,高中用户高考完就没有刚需,用户会自然流失,而幼儿园的孩子从小班3岁开始学习,之后的15年时间时时刻刻都有需求,因此会成为长期用户。综上所述,K12拉新的重点和开口应该在低年级。最近几年的开课年级下探,也可看到各大机构提高了对低龄孩子的关注度。三、怎么拉?拉新可分主动拉新和被动拉新,下文将详述12种主动拉新的方式。1.主动拉新的12种方式主动拉新是公司内运营伙伴的工作,有活动拉新、渠道拉新等不同玩法。以教育产品为例,枚举拉新玩法:(1)引流课(包含训练营)顾名思义通过0元课、低价课、公开课等方式吸引流量。引流课的关键在于价格低,据笔者观察,目前市面上0元、1元、3元、9元、19元的价格的引流课较多。0-9元接近免费的价格可以大流量的吸引用户,而19元、29元及以上的价格则可以对羊毛党进行筛选,吸引付费意愿较强的用户;(2)工具拉新提供免费的可供用户使用的高频工具,如拍照搜题、习题库。接下来,我们看3个案例:作业帮:通过拍照搜题跻身K12领域,建立了1.8亿大数据题库,紧接着推出“作业帮直播课”。并在作业帮工具中加入直播课入口tab以及低价课营销入口,希望通过亿级用户的作业帮为直播课程导流;猿辅导:猿辅导推出的小猿搜题和小猿口算目前都处于千万级别用户学习APP,可以看到小猿搜题底部也植入了“直播课”页面,小猿口算顶部植入“49元低价课”banner位。学而思网校:相比作业帮和猿辅导,学而思网校也有工具型产品:晓搜题和学而思口算。不过,“一股清流”的学而思网校产品矩阵并没未加入任何导流入口和引导方式。(3)盒子课拉新如猿辅导、学而思网校、斑马英语等,通过赠送高于49元课程价值的实物,击中用户低购买高获取的心理,让用户产生物超所值的感觉。同时,有趣、新颖、好玩具备设计感的教材教具十分吸引孩子。(4)活动拉新活动拉新中最常用的就是老带新:老同学推荐一位新同学注册或报名成功,就可获取优惠券。更有复杂的,会设计成阶梯式,下线发展的越多,上线获取的越多。(5)讲座拉新讲座拉新是线上/线下都比较常用的方式,在讲座的选题上,要么针对热点,要么针对痛点,这样才能吸引并点燃家长。如针对热点“高考考点分析”,针对痛点“志愿填报讲座”、“学生自律习惯的养成”,亦或是针对某学科产品解读“KP之后,英语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而线上和线下讲座因信息传递形式不同,后续转化率上也有差异,对比来看,线下讲座亲密度更高,更容易因为现场氛围而打动用户,讲座后的答疑环节也更直接高效;线上讲座由于隔着屏幕,亲密度会有所降低,但线上讲座对用户来说更轻量化,随时随地都可参加。很多讲座之后会形成社群,以方便后续运营转化。(6)诊断拉新诊断课的核心在于“诊断”,报名之后对学科进行诊断,诊断后分析阶段也要让家长不断参与,了解孩子的不足。诊断课一般的流程是:做一套X学科的试题。在老师的观察下进行诊断答题,老师会记录孩子的作答表现;听老师讲解分析。听老师对题目的讲解和分析,并记录观察孩子听课状态;收到一份儿诊断报告。根据孩子做题及听课表现,出一份儿详细的量化的诊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