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地点:山东省青岛市课时:一课时(45分钟)教学内容与过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王羲之——东晋琅琊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人,身高一米八几,丰神俊朗,玉树临风。(板书:王羲之)兰亭——地名,在现在的浙江绍兴。(板书:兰亭)兰亭集——诗集名称。(板书:集)兰亭集序——文章名,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作的序。(板书:序)1656年前,农历三月初三日,好友,亲朋,一支鼠须笔,一张蚕茧纸,几杯顺水飘来的酒,北方汉子的风骨与才情,与水汽氤氲的江南水乡珠联璧合,于是成就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五字”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遂成千古绝唱。作为王羲之的家乡人,同学们在朗读、感受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更加心灵相通吧?(生笑)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3、4两段。在此之前,我想看看大家自读前两段的收获。文章前两段,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基本理解了,说说看,都写了些什么?生1:前两段主要记述了兰亭集会的一些情况,主要是交代了这些诗的由来。师:说得好。那么,你觉得前两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生1:畅。师:“亦足以畅叙幽情”的“畅”,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生2:我觉得是“乐”。师:“信可乐也”的“乐”。同学们赞同哪一个?生(齐):乐!师:我也赞同“乐”。不过,细看一下“畅”,“舒畅”,是不是也包含“乐”的意思啊?生(齐):是。(板书:乐)师:那么,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我这里准备了很好听的一支琵琶曲,来作诵读的背景。(播放课件音乐)老师大声读,同学们跟着一同轻声和,来品咂文本韵味,好不好?(师范读)对古诗文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师:还是之前的问题: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生(齐):“痛”。(板书:痛)师:是什么“痛”?下面,分组讨论。(生分组研讨)生3:师: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记下来:“胜景不常,盛筵难再”之痛。生4:师:怎么理解这句话?(生4摇头)哪位同学为我们解惑?生5:生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的安排,最终都要走到尽头,也就是死亡。师:很准确。师:这一句还有一个关联词语——“况”,“况”是承接前面哪一个关联词的?这两个关联词带起的两句话构成了什么关系?生6:“况”是承接前面的“犹”的。这两句话构成了递进关系。“犹”,“尚且”,这是一层“痛”: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况”,“何况”,这是更进一层的“痛”:生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死亡无可避免,我们自己无法控制。(掌声)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的回答的最好评价。师:这一段的第二句,有两个“或”字,怎么讲?生7:“或”的意思是“有的人”。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怎么理解?生7:这里说的是两种人的不同人生态度,有的人在室内面对面谈论人生感悟,有的人则是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师:能吃透课文注解来回答,很好!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不同,但是,在此时,在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生齐答)痛!这种生命体验,我们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那就是——(板书:人生----短)生(齐):人生苦短!(板书:苦)师:下面,来读一读第三段,体悟王羲之的人生苦短之“痛”。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朗读。请读出(生8朗读第三段)师:“岂不痛哉!”这一句你再读一遍。(生8读)师:“痛”,此处强调,但音调不宜高亢,应低沉。(师范读)同学们比较一下,再读。(生8读)齐读“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齐读)师: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同学们还能记起一些咏叹人生苦短的名句吗?生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1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功底对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是颇为重要的。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弥漫了整个魏晋的天空,当是时“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投影)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陆机有“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刘琨有“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种思绪,同一种感叹,同一种音调,同一种哀伤。(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