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3页演讲稿之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近代政治家、诗人。他极力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教育方面,他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武汉自强学堂(武汉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等。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洋务期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上,他设立新式学堂,从而促进清末教育从1881至改革和发展。在经济上,他大办实业,一定程度上促进晚清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期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也为中国现代化打开了历史的大门。在军事上,他练新军,抵外辱,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也为清末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贡献。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阐述。首先在教育上,1907年张之洞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开设了不少洋务学堂。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认为“中学”即中国经史之学,基点在于明纲,“西学”即“西政”与“西艺”两类。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人。著有《劝学篇》《广雅堂诗集》、《骈文》、《散文》等。后辑为《张文襄公全集》。o1888年6月创立广雅书院,现为广东广雅中学,校名取“广者大也,雅者正也”之意,以示书院的目标是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o1891年创办算学学堂。o1892年创办矿务学堂。o1893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现今武汉大学的前身。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o1897年创办湖北武备学堂。o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创办湖北工艺学堂。o1902年创办湖北师范学堂。o1904年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o1906年创办女子师范学堂。其次是实业上,1889年至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英、德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督鄂期间,着力扶持民族工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纺纱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后改名京汉铁路)。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XX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最后是军事上,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1885年募广胜军练习洋操,创设广安水军,奏请分全国海军为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支。1895年电奏割弃台湾之害,密筹台湾饷械。创练自强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编练湖北新军。为清末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贡献。张之洞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在历史的长河上他为自己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后人对他的一生作为有不同的评价。《大公报》评论说。观其一生,“张相国毫无宗旨,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梁启超则称“张之洞浮华之人也”。但他主政湖广多年,百姓口碑颇佳。而且,他在湖北打下的基础,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泽东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