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电子镇流器与电感镇流器的区别HYPERLINK"http://eming5201314.blog.163.com/blog/"\l"m=0&t=1&c=fks_095065086095086070080083074070093084089071083095"\o"专业--强电时空"专业--强电时空2008-06-1521:36:35阅读1977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电感镇流器:优点:便宜,能胜任。抗干扰。缺点:有很讨厌的嗡嗡声。非常重。(尽管现在的电感镇流器体积小了,重量也轻了许多。但与电子式比还是。。。)产生很大热量。可能存在火灾危险。较为低效。电压波动会影响灯泡寿命。电子镇流器:优点:非常安静。比电感镇流器轻得多。有过热自动关断与灯泡失效关断机制。功率因数高,较为高效节能。密封。电压比较平稳,可以延长灯泡寿命。发热非常少。自身功耗小。抗频闪。缺点:非常昂贵。谐波电流大。(高频电子镇流器)电磁兼容性较差即电磁干扰大。总结一下:电感镇流器优点:使用寿命长,缺点:启动没电子镇流器快,个别会有噪音,需要启辉器和电容补偿,电子镇流器优点:功率因数高,功耗小,无噪音,不频闪,启动性能好,缺点;电子镇流器采用电子器件,在220V的情况下使用,器件发热量相当大,容易老化,寿命短不过现在电子镇流器的质量普遍不过关,上次学习编照明规范的人都不推荐电子镇流器,高效率电感镇流器其实已经满足除T5管以外要求了1.电子式启动快,但容易烧。2.电感式功率因数低,可加电容补偿。3.电感式低温不易启动,若长期工作在低温下,可选用专用于低温下的。有专用于冷库的。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与电子镇流器性能比较(1)自身功耗。这是节能的最重要指标,以管形荧光灯最常用的36W/40W规格为例,普通电感镇流器功耗约为9W,而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按各种不同形式约为4-5.5W,电子镇流器约为3.5W。电子镇流器自身功耗比较难以测定,因此许多非正确的测定方法会得出电子镇流器功耗更小的结论,但实际上电子镇流器要全面达到预热要求,EMI和EMS要求,并要满足功率因数和谐波和要求,自身功率大都在3-3.5W。(2)光效比。对普通电感镇流器来说,与基准灯配合光效约为基准流器与基准灯配合组件的0.95-0.98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光效比约为1.02-1.05倍。电子镇流器因为用高频电流点燃灯,因此其光电转换率要高于工频,另外由于自身功耗小,使它与基准灯配套后光效进一步提高,但由于目前电子镇流器在灯正常工作时仍有一分支电流流过灯的阴极,这一电流几乎不产生可见光晨、而只以发热形式消耗一部分电能,因此电子镇流器的综合光效约为1.10倍。(3)开机时的浪涌电流。这一指标检测与电源内阻抗有关。当电源容量在50KVA(电源内阻抗约为IΩ时在0.1s时间内,电感镇流器的开机瞬时浪涌电流以约为正常线电流的1.5倍,国产标准型电子镇流器约为正常过线电流的10-15倍,进口高档电子镇流器约正常进线电流的8-10倍,而国产低档H型电子镇流器约为正常进线电流牟15-20倍。对于大面积照明场合,往往采用一个开关控制几十支灯,浪涌电流会使开关触点过早损坏甚至使线路过流保护器动作。(4)电磁兼空EMI。电子镇流器由于工作于高频状态,内部的功率管下于开关工作状态,因此有较大和高频基波和高频的谐波(9kHz-30MHz)通过电源线传导或空中对外辐射对外形成干扰。为使这种干扰小于EN55015的规定值,电子镇流器必须具有较好的滤波网络才能达到要求,这势必增加产品成本并将略微增加电子镇流器的自身功耗。目前国产标准型和进口的电子镇流器大量使用时,对外电磁干扰很严重,甚至发生过开灯时造成电视及空调红外遥控失灵的现象。而电感镇流器只要伏安特性设计得较好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5)电源电流谐波。电感镇流器在设计时只要注意使铁芯工作在准线性段,就能有效地使谐波总量≤10%。国产标准型电子镇流器目前的谐波含量一般控制在10%~13%。进口电子镇流器谐波总量约为8%~12%。而且前国产大量的H级电子镇流器谐波总量约为25%~34%,这类镇流器已不能达到IEC61000-3-2的标准(在我国对应的国家标为GB17625-1998)要求。(6)耐电源中的瞬时过电压。电网线上由于受到雷电感应,高压触发脉冲,电感负载切断时的自感电动势等自然和人为的瞬时过电压影响,存在着脉宽为ns级ms级的高压脉冲,其幅值约为0.8-3kv。当这类脉冲作用在电子镇流器上时差的电子镇流器将会立刻因晶体管的击穿而损坏。国产标准型电子镇流器和进口的电子镇流器虽说能抵抗这一冲击,但成本也将略有上升。电感镇流器则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7)灯光的频闪问题。传统的电感镇流器由于受电网交流电过零的影响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