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幼儿教育随笔15篇教师幼儿教育随笔2今天下午,我带着孩子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过独木桥”这是一个平衡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有着很浓的兴趣和参与性,在孩子的欢呼声中,游戏顺利的进行着。突然,李晓明小朋友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小心从小桥上掉了下去,不但引来了同伴的’嘲笑,还输了比赛。平时很好强,事事争第一的个性,此时受到了打击,只见他十分生气,眼里含着泪花,扭身就到旁边去了,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看到这里,我心里很着急,如此的小事让现在的孩子如此不堪一击,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受不了打击,孩子的抗挫能力怎么这么差?以后又将如何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如意?当今的家长形式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家长的包办、代替、迁就、养成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差,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任性、自私、胆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和承受力差。现在班内时常遇到或听到孩子面对挫折而不能正确面对。而采取极端的方法来解决,结果让人痛心。我觉得教师除了传授知识给孩子以外,更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幼儿教育随笔3晨间活动以后,我组织幼儿收好活动材料,用琴声提醒幼儿回座位准备参加下面的活动。这时,我发现小歌一直弯着腰蹲在地上,还时不时地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时并不明白她在做什么,便降低八度重新弹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就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说:“老师您看,我捡到了一些小棋子。”原来晨间活动时,有些小棋子滚到桌子底下去了,没有被捡回来,仔细的小歌发现了,便去捡拾。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小歌,夸她爱护玩具,做事仔细、认真。没想到,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随后我还趁机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了各种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积木的“家”是黄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绿色的塑料筐,小动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状的橱柜,碎纸屑的“家”是小纸盒,垃圾的`“家”是绿色的垃圾桶,等等。这以后,凡有积木、图书、小瓶盖,甚至是一片小纸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把它捡起来,并把它送回“家”;不仅如此,家长们还告诉我,孩子在家里也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还要求家长不乱放物品,帮助家长为各种物品设计专门存放的“家”。我想,如果当初我对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关注,现在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的“小歌”出现了。我们的工作繁琐,可谓千头万绪,因此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掉以轻心,或不屑一顾,或草率处理,然而在幼儿教育中,恰恰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养良好品质、习惯的教育契机。事实上,很多品质和习惯的培养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时机,因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教师幼儿教育随笔4眼下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希望在幼儿园里就学到许多知识,有的家长每天都要询问孩子,今天上什么课?老师教了什么知识?本来幼儿园的课程是按《幼儿园教育纲要》编排的,有的家长看到我们带孩子做游戏活动,就表示不满意,认为蹦蹦跳跳的算什么,应当教孩子识字、做数学题,多学知识。这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幼儿教育必须按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和课程编排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当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应当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呼吁大家,特别是幼儿家长,请务必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我们幼儿园老师的拳拳之心,使我们从目前的两难境地解脱出来,按幼儿的发展规律大胆进行工作。教师幼儿教育随笔5在班级中总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课堂上比较安静,发言声音小,不够自信;游戏中相对活泼,但是一旦发现被老师关注会感到不自然;交往时稍显退缩,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显得不够主动。服从居多;生活中不添麻烦,大部分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从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将之称为“中间区”孩子。让“中间区”孩子重塑自信、阳光的积极品格,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一、启动信任引擎。建立安全依恋梓涵——对老师持怀疑态度的选择性缄默梓涵看上去很文静.平时面对老师经常一言不发,喜欢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和小朋友们自由活动时,却显得很活泼。梓涵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是很强的,和老师进行交流时的反应是一种选择性缄默,这往往是幼儿因为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沉默不语的现象。像梓涵这样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样的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一旦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