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课内容Contents:7.1.1生产率的定义如前所述,狭义的生产就是制造产品(有形物的生产),广义的生产还包括提供服务(即无形生产,如运输、销售、供电、通讯等)。生产是一种把自然和社会资源(即生产要素,投入)转换(增加附加价值的过程)为经济财富(产品和服务,产出)的系统。生产率是经济学上一个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一般定义为“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即7.1.2提高生产率的意义管理科学家德鲁克指出“生产率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所以,生产率成为一切生产组织,一个企业、一种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最为关心和追求的指标。7.1.2提高生产率的意义:1)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2)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3)提高生产率可以缓和通货膨胀。4)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5)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6)生产率和质量是同步发展的关系。7.1.3生产率管理的概念美国生产率问题专家D.辛克教授在其著作《生产率管理》一书定义内容如下: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生产率测定就是对某一个研究对象的生产率进行度量和计算。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生产率的种类(1)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7.2.2生产率的种类7.2.2生产率的种类生产率测定步骤(1)数据采集1)产品数据2)会计数据3)作业测定数据(2)生产率测定模型的选择1)单要素生产率模型2)全要素或多要素模型7.2.4生产率测定的方法7.2.4生产率测定的方法7.2.4生产率测定的方法7.2.4生产率测定的方法(1)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1)人力资源2)科技水平3)宏观管理(2)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1)产品设计2)生产系统设计3)生产规模国际劳工组织(1)提高生产率的外部要素1)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2)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2)提高生产率的内部要素1)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2)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3)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4)人事策略1)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2)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①市场规模及稳定性;②产(行)业结构;③社会服务功能及政策环境;④生产要素的品质及可用性;⑤有效的培训设施⑥研究信息交换与技术革新;⑦原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⑧资金和信贷的可利用性.1)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①产品系统结构②物料搬运③设备水平及机器的维修保养④工厂布置⑤人机环系统设计2)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复习题复习题本次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