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7页讲稿:论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大纲前言一、军事思想的意义所谓“军事”,系战争形式一切军事行动的总称,而“思想”则为经验和思考所发生的意识现象。军事思想,是应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其亦是支配战争行为的原动力。故军事思想的内涵,首须对战争有所认识,了解预想战争的特质、目的、型态及决胜因素,而后产生指导战争的构想──亦即如何准备战争、如何遂行战争。准备战争是建立战力,遂行战争是运用战力。就军事思想而言,前者属于建军思想,后者属于用兵思想。二、军事思想的重要性人类自有史以来,即有战争的记载,历代民族国家的盛衰兴亡,多取决于战争的胜败,而战争的胜败,则植因于军事思想的有无与臧否。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前,德法两国军事思想,均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法国方面,强调守势作战,忽视运动战功能,否定了福煦的攻势主义,构建马奇诺防线。其次是建设大量的陆军步兵部队,以阵地防御为主,甚至认为如果擅离筑城地带而出击的,应受法律制裁。在德国方面,以攻势速决为军事思想主流,在建军方面致力装甲部队的扩展与创新,采用杜黑的空权论,大量建设空军,其目的在增强打击力及机动力,企图以压倒力量,一举击灭敌人,即所谓“闪电战术”。结果战端既开,法国以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陆军强国,仅六个星期时间,就被德国彻底击败而投降。其主要原因,完全取决于德法两国军事思想的正确与否,足见军事思想对战争胜负有决定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军在中南半岛之反共作战,因未能掌握思想战争的本质,仍图藉单纯的武力战与优越的物质力以取胜,导致造成战争思想之错误而失败,给予我们的教训更为深切。军事思想发生的方式与背景因素一、军事思想发生的方式军事思想有个人的来源,也有集体的来源。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等,都能产生不同的军事思想,譬如:十九世纪的欧洲军事思想、大英帝国的军事思想、苏俄共产党的军事思想等。个人思想往往开风气之先,对集体思想产生领导作用;反之,集体思想又经常构成个人思想的基础,并再由个人集其大成或产生结晶作用。这种交相为用的循环不断地刺激思想的演变,产生了适合时代的新思想;构成了战争指导的意识形态,或演化为战争原则,或采用为建军政策,或创造成典型战法,以支配一个国家或一个武力集团的战争行为。例如,所谓德普学派(prussian-germanschool)的军事思想,是奉克劳塞维茨为其祖师,而老毛奇(helmuthvonmolthe1800~1891)和史里芬(alfredvonschlieffen)集其大成。李德哈(b.h.liddellshartl885~1973)的“间接路线”观念,则发源于英国传统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发生的背景因素不管那一种思想,不论是个人的或集体的,它的发生或兴起,都由许多不同的因素交相为用,一般统称之为背景因素。(一)时代背景法国战略大师亚洪(raymonparon)曾有一句名言:“军事思想是在每个世纪中,或在历史的每一时刻,从事件本身所提出的问题吸取其灵感。”因此,在研究军事思想时,首先必须彻底明了此种思想是属于那一时代,其所代表的是何种时代精神。如马基维利(niccolomachiavelli)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时代精神,而十九世纪的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虽国籍不同,出身经历也不同,却同时受拿破仑和腓特烈大帝的影响。(二)地理背景国际关系学者史特劳兹胡比(robrtstrauszhupe)说:“地理大致决定在何处制造历史,1但制造历史的还是人。”就长期观点来看,人固然可以改变环境,但就某一时代而言,人类的思想又还是深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如英国是一岛国,故重海权;法国位居欧陆边缘,故陆海并重;苏俄是大陆国家,即使有强大海军,但其军事思想仍不脱陆主海从的窠臼。(三)社会背景国际关系与战争型态都常随着社会型态而改变,并进一步带来军事思想的改变。例如十八世纪欧洲的社会型态还相当安定,军事思想的发展也属温和,但到这个世纪最后十年,社会组织扩大,并与战争结合成一体,战争的暴力随之升高,而军事思想亦发展出新的面貌。(四)文化背景文化是以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为根源,其最明显的表现即所谓民族性。军事思想会由于民族性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风格,例如我国的文化自成一格,所以中国人的军事思想是内御型的;至于美国文化则是一种工业社会的产品,其军事思想重技术不重思想,重管理不重战略。(五)技术因素二十世纪后,技术不仅改变战争的型态,甚至于还能够改变社会组织与经济结构。当面对这些改变时,军事思想也自然会呈现出适当的反应,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发明,而导致近代陆权、海权、空权思想的产生。中国军事思想在我国的典籍中虽无“军事思想”这个名词,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