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9《时光漫步40周年》观后感在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一个《时光漫步四十年》这个纪录片,在观看了这个纪录片之后,我有很多感触。在这里,我打算写一下自己的一些感触。长沙,湘江,碧波上的“虹”是我们观看的一个片段,主要讲述了我们长沙湘江一桥的故事。今年,省会长沙的橘子洲大桥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湘江一桥进行了全面体检,为提质改造做准备。湘江在长沙早已奔腾千年,在这里,已经不知道孕育了多少代的长沙人了。但是我们又有没有想过,在以前,人们是怎么度过湘江的呢?让我们把时光漫步到1985年,从岁月的缝隙中来观察其中点滴的变化。33年前的1985年,当时的湖南视台晚间新闻播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新的湘江北桥,很快就会有建造计划了。朱若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后来,湘江北桥,也就是银盆岭大桥的设计落在了当时的湖南省交通设计院。1987年9月湘江北桥奠基,随后由专业的施工队建造。1990年12月30日竣工通车到现在,这座大桥已经历经了二十八个春秋。在这些过去的岁月里,它给湘江两岸的人们带来了多少便利啊。长沙城的第二座湘江大桥的建成,距离第一座桥建成通车已经过去了十八年的时间。出生于北京的郑寿山,在长沙生活了五十几年,橘子洲大桥,被他习惯的叫做湘江一桥。当看着这座跨越湘江的第一座大桥,郑寿山的脑海里却是另外一副场景。在郑老的印象中,在有湘江一桥之前,人们都是依靠着轮渡过江的。在那时候,行人们过江需要到五一路的轮渡码头;而汽车过江呢,则需要到中山路专门的汽车轮渡码头。从视频上面可以看到,汽车需要排成一行一行的在码头边等待,然后等待渡轮到达,再慢慢地行驶到渡轮上。然而渡轮后还排着长长的车队,因为当时虽然车辆并不是特别地多,但是由于只有这唯一一个渡河的方法,堵在码头这种事情还是天天都会发生。直到1971年,长沙第一座湘江大桥的建设轰动了整个长沙城。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湘江一桥采取了当初非常流行的双曲拱桥的建筑形式。当时机械化程度低,橘子洲大桥的修建采取了人海战术和义务劳动的办法,一年间前后有80万人次参加了建桥的工程。然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湘江二桥的建设方案才被正式提上日程。从这座桥开始,长沙城的江面上和江面下,一道道“飞虹”与“蛟龙”错落着,将这座城市像拉链般紧紧融合。朱若常说整个桥长3616.66米,就是他当年算出来的。银盆岭大桥有很多创新,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用上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高强钢丝。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桥梁总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桥梁养护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需要对症下药。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养护工作从1972年橘子洲大桥通车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46年。湘江上的银盆岭大桥好似一张洁白竖琴,尽管28年过去,时间留在这座桥上的印记似乎并不明显。当年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朱若常,和负责维护的工程师雷亮,从没有见过面,却因为这座桥有了心灵上的默契。如今的长沙,湘江上机动车的过江通道已经有了十二座。改革开放之后,过江通道规划建设步伐飞速前进。新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结合城市发展趋势以及过江交通需求,正在研究新增的过江通道的方案。在时光里漫步了几十年,变化竟如此之大,细数着如今的湘江大桥,孩子们几乎无法想象到当年过江时的场景。从“隔江”到“跨江”、“拥江”,今与昔关于“过江”的这些故事,牵动着我们的感受,这关乎一群人的创造与坚守,更是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在观看完这个视频后,我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来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剧变。因为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形式改变了很多。在这个新时代里,所有人都过上了以前不敢想象的生活。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新时代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当应在这美好的年华里认真学习知识。只有这样,在未来我们才能有足够多的理论知识去给这个社会和国家做贡献。时间如车轮在飞转,转眼间,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已度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当年邓爷爷在1978年计划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是多么不平凡的40年,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人民的生活奔小康,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镇,家乡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马路上停满了形形色色的汽车、各种生活设施的完善~~~家乡发展30载,进步体现在方方面面,尽管我只度过了14个春夏秋冬,可儿时的新会和现在的新会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却仍也深有感触、历历在目……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一到三年级,我和爸爸妈妈都是住在爸爸医院分配的,两房一厅面积只有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三个人也足够住,房子小也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