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那么1.2北京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特点及开展趋势2组织机构与职责3预测、预警4应急响应5后期处置6信息治理7保障措施8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9附那么9.1名词术语、缩写语的说明1总那么1.1.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国际化大都市。1.1.2北京位于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Ⅷ度高地震烈度地区,水资源短缺,受多种气象灾祸妨碍,存在诸多产生突发公共事件的自然条件。北京城乡开展不平衡,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城乡结合部流淌人口多,治理比拟混乱;远郊地区经济社会开展相对落后,存在诸多产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要素。.3当前,北京正处于“新北京,新奥运”的开展阶段,制定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积极防备和及时处置严重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党委和政府的应急反响才能,对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和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北京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立步伐,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开展,具有严重意义。1.2北京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特点及开展趋势1.2.1北京是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城市,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可划分为自然灾祸、事故灾难、公共卫惹事件和社会平安事件4大类13分类34种(见下表)。北京市主要突发公共事件(略)1.2.2北京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由于北京是首都,是特大型城市,具有特别的地位,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经济要素高度积聚,政治、文化及国际交往活动频繁,构成了以非自然要素为主,灾祸品种多、损失重、妨碍大、连发性强、处置难度大等城市灾祸的明显特点。人为致灾要素突出。随着北京城市建立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生命线工程、平安消费、环境污染、化学、火灾等事故灾难频发。严重群体上访事件、高校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征询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食物中毒以及涉外突发公共事件呈上升趋势。在今后特别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仍将是北京发生频率高、伤亡多、危害大的灾祸事故。危害程度严峻。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连发性强,损失的放大效应明显,往往会对社会秩序、社会功能、环境与资源等造成严峻的破坏,给人民群众的消费生活、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强烈的冲击。处置难度大。北京有众多的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境外驻京机构和大量流淌人口,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增加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难度。1.2.3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强降雨和雷电等气象灾祸仍将是北京城市的主要自然灾祸。环境灾祸、地质灾祸、地震、信息灾祸、超大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等特别场所综合事故、城市工业化灾祸与严重危险源、传染病疫情等将是主要潜在灾祸。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平安,确保首都公共平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出发,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构造完好、功能全面、反响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是党委和政府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托群众,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坚持预防为主的原那么。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治理之中,加强根底工作,完善网络建立,加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备认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操纵危机,力争实现早发觉、早报告、早操纵、早处理,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坚持资源整合的原那么。按照资源整合和降低本钱的要求,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坚持属地为主的原那么。实行属地治理,专业处置,由地点政府统一指挥协调所辖地区的中央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市区两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构成市、区两级治理,分级负责、分类指挥、综合协调、逐级提升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体系。坚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原那么。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社会、民众的参与同政府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构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制,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社会化。针对北京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和特点,通过编制预案,要到达以下目的: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