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9页金融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的条件下干出那样伟大的事业,简直让人难以想象;有的还说:西柏坡艰苦奋斗的精神,会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我们成长。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好像又飞到了西柏坡,思念着那里一草一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岁生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不由得思念我们的党所走的艰难曲折历程油然而生。思念西柏坡的“作战室”。两张八仙桌,几把旧木椅,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地方,就是当时的中央军委作战室。所以有人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但就是在这个最小的指挥所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却成功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局。我没有想过别人,只想过自己。如果今天让我到西柏坡那样的小院里去工作,自己受得了吗。没有写字台,没有老板椅,没有皮沙发,没有饮水器。更没有电脑、空调、电视、手机。我相信,不仅我受不了,还会有很多人受不了,想想这些,现在无论是抱怨办公条件不够优越者,还是觉得自己的小车不够豪华者,都会感到渐愧。思念西柏坡的“小礼堂”。低矮的平房,排排的长椅,比起现在任何单位的会议室,这里简陋的多。但毛泽东的“两个务必”至今仍在这里回响: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站在小礼堂,回味着50多前的那次会议,我得到了两点启示:第一,越是在艰苦奋斗的条件下,人越容易保持清醒。越是能够成大事者,越能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第二,要保持和发扬任何优良的传统和作风,都必须先从领导做起。上边做到了,下边才能做得到,领导带了头,群众才会有劲头。思念西柏坡的“鱼水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听西柏坡的讲解员唱这首当年流传在XX县区的支前民谣,哪个观众能不为之动容。当年的人民群众,就是这样的深情,支持了西柏坡,支持了共产党,支持了子弟兵,支持了全中国的解放。而如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竭力地为群众服务,为群众着想。如果说,看一次西柏坡,就是一次洗涤,一次陶冶,一次净化,那么,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就会鼓励我和我的同事,增强忧患意识,磨砺艰苦奋斗作风、积极献身本职岗位,加倍努力工作,为农村信用社强服务、促转型、谋跨越添砖加瓦,努力争取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西柏坡,我永远思念您。第二篇。邮政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集锦小时候,党在我心中就是一顶带着红色五角星的帽子,那顶帽子仿佛带着特殊的魔力,让我第一眼看到它时便产生了拥有的冲动,甚至为了得到它不惜在大庭广众下在地下打滚“威胁”妈妈。后来,家里有了电视,从电视上经常能够看到带着这种帽子的人,我对他们的印象十分深刻,有对着话筒喊“向我开炮”,拿着爆破筒跳向敌人的王成;有手举炸药包,高声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还有用胸口堵住敌人机枪孔后大喊一声”连长“的黄继光。这些英雄人物使我心中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变得无比高大,党就是英雄。再后来,我上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对党的认识也逐渐深刻:她为了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人民安居和国家的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邮局工作,追求进步的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向身边老党员学习。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党员用他们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克服困难,奋勇争先的使命感,使我更加认识到了党的先进性,作为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转眼间,我已经在邮政的岗位上工作了五个年头,已经由一名青涩的大学生变为一名共产党员。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亲身参与了的北京奥运会、的国庆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当看到带有五角星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当看到动作一致、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城楼时,我心中只有两个字:伟大。如今,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从为了民族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澎湃的开放大潮。如今的党,已是融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她已成为我毕生不变的信念。-----------------一枚党徽寄托的思念----区邮电局宣传中心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她离我们远去的第10个年头。来,每逢7.1,我都会取出她留给我的那枚鲜艳的党徽仔细擦拭,每当此时,她的音容笑貌,宛若出现在眼前。她就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魏公村支局共产党员耿瑛瑛。她不仅手把手把我引入党组织的大门,而且言传身教使我领略了什么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第一次认识耿瑛瑛,她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