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鱼我所欲也复习资料1、文学常识2、重点字词句前提测试1、本文2、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目标导学一:重点字词(一)字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二)、一词多义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2.而: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3.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4.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作法5.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6.尔呼尔而与之助词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代词,你7.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做(三)、通假字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二:重点句子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求得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去作。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答案:不仅贤良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良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⑤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答案:万钟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答案: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苦是人感激我吗?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答案: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让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答案: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三: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0)、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观点:舍生取义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