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脊柱养生认识脊椎脊椎位于背部的中央,也叫脊柱,也就是支撑我们身体的顶梁柱,一旦顶梁柱变得脆弱不堪,房屋也就很容易坍塌。同理,我们的脊柱不结实,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也容易失衡,各种疾病会随之找上门来,因此,想要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先要养好我们的脊柱。脊柱上端托着颅骨,下面连着髋骨,中间附有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椎的里面还有纵行的椎管,容纳着非常重要的脊髓,椎间盘是连接脊椎骨的减震器,脊髓是为身体各部传递信息的通讯员。脊椎还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即人体的生理曲度,它具有使人体保持平衡,减震,防震的功能,它就象是一个嵌在人体里的大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作用,加强姿势的稳定性,再加上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这样我们人类在进行剧烈运动或跳跃时,颅骨,大脑才不会受损伤。脊椎的宿命我们知道人类从猿迈到人的这一大步,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直立行走,而任何一次巨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主要由脊椎来承担。因为人的直立行走让脊椎负重很大,它承受着来自身体的多种“压迫”。此外,疲劳工作,歪扭的坐姿,营养不均衡等,都在缩短脊椎的寿命。这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所以人类患脊椎病绝对是“天赋人灾”。脊椎如此重要,又如此脆弱,所以我们更要重视脊椎的保养与健康。脊椎老化始于椎间盘,因为人类在20-27岁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就大幅度减少了,因为缺少“外援”的支持,椎间盘就开始不断地退化变质,导致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间关节错位,而最终影响到椎动脉,脊神经,出现临床症状,这个过程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一般女性在42-56岁进行椎间盘退变高峰,男性则是在48-64岁,所以你若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眩晕甚至晕厥,耳鸣,都应该考虑一下是否脊椎错位所致的脊神经问题。中医对脊椎的认识脊椎即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脉,统率全身的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根本。阳气的作用,人之所以通体能温,由于阳气;人之所以有活力,由于阳气;五官五脏之所以变化无穷,亦无不由于阳气。夹脊穴所在的位置也是督脉与膀胱经气外延重叠覆盖的地方,夹脊穴在这里联络沟通二脉,具有调控二脉的枢纽作用。中医保健之核心是温阳通督、疏经通络。人体与阳气阳气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相当广泛和重要,心无阳则血不能运,脾无阳则水谷不化,肝无阳则疏泄不行,肺无阳则宣降失司,肾无阳则浊阴凝闭。阳升则阴降,阳降则阴升,阳气布运流行是阴阳升降的必备前提,故多种疾病的病因皆为阳气虚损、郁结,或寒邪伤阳所致。养生之目的,是为保全真阳之气,从而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内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说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盈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之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此为养生之一大纲领。而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日重,夜生活过于丰富,夜间睡眠普遍不足,且质量堪忧,又恣食生冷,醉后当风,长此以往,则阳气日损,周身疲乏,手足不温,甚至头晕耳鸣、颈项强痛、腰膝痠软、胸闷心慌。现代人为何阳虚者日众睡眠问题是困扰现代人的顽疾,而睡眠正是补充人体阳气的最主要途径,特别是子、丑、寅(23:00~5:00)三个时辰的睡眠至关重要,何也?子时,大自然十二时辰中阴盛至极之时,阴盛必阳(阴阳互根),也是阳气来复之时;此时是一日中阴气最旺之时,也是阳气始生之时,由此开始阳气产生壮大。自然界如此,人体亦如此,天人合一也,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牢牢抓住阳气始生渐长的三个时辰,能有充足的深睡眠,就能为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阳气。中医认为人体睡眠是人体在白天受到消耗的阳气,进入到阴气中的过程,所谓“阳入阴”也。阳在阴中得到充分的补充,以备白日之需,所谓“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一致,故能尽天年。现代人日夜颠倒,切断人体补充阳气的最主要途径,怎能不阳气日少呢?再者,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白天繁重的脑力劳动也使人入夜后很难静下心来,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阳入阴者,深睡眠也,没有深睡眠,阳气之补充也就无从谈起。适量的体力劳动是产生阳气的又一大途径,白天自然界阳气充沛,阳主动,天人相应,白天只有在运动的状态中才能产生阳气,特别是申时(15:00~17:00)的运动尤为重要。但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又少了一种阳气之源。而运动又要掌握一个度,只有适量的运动才能产生阳气,若运动致大汗淋漓,则阳随汗脱,反而消耗阳气。空调、电扇的普及,无时不在损耗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卫阳;姿食生冷、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则对后天之本脾阳的损伤最大;现代工作以脑力劳动为主,而繁重的脑力劳动需要大量的阳气消耗。故现代人耗阳日众,而生化乏源,岂能不阳虚者日众。补阳之法华佗《中藏经》云:“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