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学类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发展策略专业定位和专业与教材建设1设计学类专业基本情况年艺术上升为门类/编号13/共5个一级学科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年设计学类本科专业10个几组数据(统计口径不同略有差异,供参考)■来自教育部(会议记录)设计学类本科专业10个中开设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700余学校(环境设计专业最多的二个之一)产品设计500余学校(其次)艺术类专业占总专业布点数12%设计学类布点共2634个(占5.64%/超过艺术类专业的半璧江山)在校生52万(占3.64%)■来自新一届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966所本科/951所高职(共1917)招收设计学类学生57万(其中普高30万)专业数最多江苏省招生数最多河南省6年内增加一倍来自上一届教指委(艺术设计)设计艺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的设计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缓慢、平稳的发展阶段,但是从1995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的、规模化的扩展,这次扩展改变了我国设计教育的基本版图。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性的认识,课题组从2006年开始,逐年开展对当前中国设计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调研,至年为止已经连续三年对全国从事设计艺术相关专业院校的教育规模、专业结构、市场需求及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相关统计及重点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调查范围与要点调查范围: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组织机构和教学模式的特征,把所有院校分为四类: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以及部分正在新建的独立教学区(点),并对所有这些院校都进行了数据采集及分类,以获得比较充分的调查覆盖率,确保比较充分、具体地反映目前艺术设计领域的教学规模,并根据所处的院校结构,把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单位按“单科艺术院校”、“综合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分类分别作了统计。近三年来,招生数基本保留在每年27—30万左右的规模。■本科院校数10-19导致院校统计数发生变化,主要由于三种原因:增设、并转以及个别院校停止招生。能讲好课/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在行业学(协)会担任学术职务/能代表学校学院工作装饰的设计理念代表着传统,属于农耕文明的第一阶段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设计路线图■本科院校数1-45个研究人的环境行为特征以价值体验为导向的设计2003至2004年间全英国设计专业在学人数也不过56,785人,与中国120万在学人数相比,连零头都不到。966所本科/951所高职(共1917)年中,部分中心城市院数及招生数均有所下降,而一些原先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份地区则明显上升,如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华东地区的湖北等地都明显上升,而华北的河北等地则呈下降趋势。省名普高院校数(专业数)90后、网民、需要高质量的教学■来自教育部(会议记录)环境的设计理念代表着未来,属于生态文明的第三阶段高职院校数(专业数)艺术类专业占总专业布点数12%▄年调查的基本数据根据以上方法,截至年11月止,本次调查所确认的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设有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是1,328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独立学院、独立办学点)643所,高职高专院校685所。西藏从2007年开始也有了设计艺术专业。与2006、2007年相比,全国设计院校增长的数量略有变化。2006年全国院总数是1,227所,2007年是1,234所。导致院校统计数发生变化,主要由于三种原因:增设、并转以及个别院校停止招生。年中,部分中心城市院数及招生数均有所下降,而一些原先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份地区则明显上升,如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华东地区的湖北等地都明显上升,而华北的河北等地则呈下降趋势。▄社会需求及发展评价从以上数据以连续三年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印象:1.“井喷式”的发展高潮已告一段落从三年连续跟踪调查的结果来看,近年来院校数虽然陆续有所增长,但大体上已经停留在1,200所左右的规模,近十年的井喷式发展已告一段落。2.招生规模小幅增长,但已基本趋于稳定近三年来,招生数基本保留在每年27—30万左右的规模。3.普通高等教育增长趋稳,高职教育增长加快随着教育部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部署调整,近年来高职院校数增长明显加快,广东、浙江、福建等经济活跃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尤其明显,广东地区连续几年的高职扩招,已使新生入学数跃居全国第二。4.中心城市发展趋稳,边远城市扩展加快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招生规模有所下降,二线、三线城市则有小幅度上升,而一些原先发展比较迟缓的省市则仍在增长的惯性之中。5.传统专业发展趋稳,新兴专业增长较快所谓传统专业是指平面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这些长期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