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浅谈林改后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对后“营改增”时代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的思考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给当前的地税征管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这其中既有失去一个主税种造成税源紧张的表面影响,更有涉及整体征管难度加大的深层次影响。本文尝试探讨在后“营改增”时代,如何通过构建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解决当前征管层面存在的问题。一、当前地税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旧有的征管理念未根本改变,税收遵从度有待提高。从税务机关的角度,“个人划片管税”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仍然是主流的征管模式,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地税所辖企业越来越多,而征管力量并未有太大的增强,一个户管员要负责几百户甚至上千户企业,想要“精耕细作”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随着征管方式的改进,纳税人网上申报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原有的划分企业所得税主管机关的规则未被改变,那么新增的由国税主管的企业将越来越多,由地税主管的企业可能是零增长,由此,地税户管制度也必然日渐式微。从纳税人的角度,虽然《宪法》早已明确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普遍不高,这一方面与公民素质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的税收征管理念陈旧有关。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仍主要停留在应征尽征、控制税源上,对于培养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着力不多。(二)税收征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管税潜力有待挖掘。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征纳双方之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为纳税人的经营信息,影响所得税、流转税及附征的城建税、教附税;其二为纳税人自用或租凭房地产的信息,影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二是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目前国、地税的征管体系相对独立,甚至当前使用的核心征管系统也并不相同,而在地税征管过程中,尤其在全面“营改增”之后,涉及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征管,更加依赖于国税的信息支持。三是税务机关与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的政府部门(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有大量涉税信息,而实践中第三方的涉税信息获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此外,税收信息长期处于分散管理、单头与多头重复管理的矛盾状态,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第三方涉税信息平台,不能对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支出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尤其是全面“营改增”之后,地税系统迫切需要寻找到一个新的主力税种,而各备选税种的有效征收都离不开外部的信息支持。(三)税源组织方式落后,税收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有待加强。传统制度下,税收管理员通过人工通知、联系、辅导、核查等方式与具体的纳税人发生联系,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需要对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时甚至是一种补充或者连带的责任,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税务机关缺乏专门的税收风险管理、应对部门,征管部门与税种管理部门、税源管理部门风险应对职责划分不明确,专门、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税收风险应对岗位职责体系也尚未确立,税收风险管理基本无章可循。全面“营改增”之后,地税系统失去“以票控税”这一手段,针对各税种的风险监控手段也需要做相应调整,而当前,税源管理对象的分类不科学,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税收风险应对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也致使纳税评估无法在税源分级分类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使专业化管理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建立现代化地税征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一)以树立全新的征管理念为指引,探寻科学有效的现代化征管手段。一是要将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作为税收征管的基本理念。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充分尊重纳税人的主体地位,还责于纳税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纳税人信用等级的评判精度和社会认知度。二是要完善以纳税人自我评定为基础的纳税申报体系。税务机关征管应通过向纳税人提供规范化的政策指导、确定性的流程指引和多元化的办税选择,协助纳税人了解进而自愿遵从税法的规定,同时,将征管的主要精力放在对自我管理失效的纳税人进行监督、评价和处罚、纠正上来。(二)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为突破,构建“信息管税”的现代化征管平台。一是要建立稳定、标准化的信息采集体系,创新信息采集的方式,扩大信息采集的范围,保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建立税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互动机制。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共享中心,将税源监控、税。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个不同的征管环节加以统筹,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尤其在全面“营改增”之后,国税和地税在征管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对方所管理税种的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也会对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起到重要作用。三是构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