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国家法/宪法 / 文档详情
第六章 法律行为.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7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章 法律行为.ppt

第六章法律行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法律行为相关法条:《通则》54—62条;《意见》65—76条推荐阅读:1.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将其期望发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内在意图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过程。它是旨在达到某种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表达。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的行为,没有意思表示,就不是法律行为。如事实行为就不以意思表示为要件。史浩明:“论意思表示,《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意思表示是一个意思由内到外的表示过程。单纯的停留在内心的主观意思是没有法律意义的,该意思必须表示在外,能够为人所知。意思表示概念意味着法律行为参与人欲设立一定法律关系的主观想法的外在表达或宣示。意思表示包含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表示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为。意思表示作为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传达或宣示,也必然要引出意思与表示是否一致,此时涉及意思表示的解释问题。案例:一字之差,双方争议大该借条是由被告乙书写的,且原告持有,证明双方债务关系。由于被告自己书写的借条内容不清、理解发生歧义,那么对这句话的真实意思表示的举证责任应由被告承担。被告在诉讼中无法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那么应该作出对被告不利的解释和认定。因此,法院判决被告乙向原告甲归还欠款5万元。(一)意思表示的解释对象一是意思主义。认为应以行为人的内在意思为准,以保护表意人的意志和利益。二是表示主义。认为应以行为人外部表示为准,以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及交易安全。三是折中主义。认为在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既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也要考虑其外部表示,兼顾表意人和相对人的利益。此时或以意思说为原则,以表示说为例外;或以表示说为原则,而以意思说为例外。我国通说认为意思表示的解释对象应采折中主义,以表示主义为主,意思主义为辅,一般情况下采表示主义,而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错误等为意思表示时,采意思主义理论。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05/3/1)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答案】1、D2、BCD(二)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合同法》125条)1.文义解释2.体系解释3.习惯解释4.目的解释5.诚信解释2003年8月,家住东安县某镇的黄某因急需筹集学费,找到邻村的蒋某借到6000元钱,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到了2004年8月,蒋某要求黄某归还借款。蒋某在出示借据时却发现,还款日期当时竟写成了20004年8月,形成了要等18000年之后才到债务清偿期的债务。黄某见此,竟然也以没到还款期限和没钱还款为由拒绝还款。蒋某无奈,只好将黄某告到法院。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合同进行解释,确认合同文本签署的“20004年”清偿期是当事人的一时笔误,还款期限要等上18000年显然不合情理,不是客观事实,遂判决黄某必须在法院限定的期限内全部归还蒋某的借款。因此,本案的债务已经到了清偿期,债务人应当清偿债务。(一)意思表示的形式(注意其优缺点)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①一般书面形式: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文字记载形式,无须国家机关认可。②特殊书面形式: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获得国家有关机关承认的文字记载形式。A、公证形式:公证机关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具有直接的执行力。B、鉴证形式:工商机关或上级机关对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C、审核登记形式:当事人将其书面的意思表示提请国家有关机关加以审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将有关事项记载于国家机关的公共登记簿并发给证明文件。(二)法律行为违背法定形式的后果1、行为无效法律对法定形式作了强行性规定时,违背则无效。如违背法定形式的口头遗嘱。2、行为成立,通过法定形式的补正而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行为虽未遵守法定形式,但内容合法且已履行,则可责令当事人补办有关手续后认定行为有效。如《合同法》36条、44条。3、行为有效,但对于第三人不具有对抗力。如《物权法》第24条关于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的买卖。五、意思表示的生效一、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二、要式行为、不要式行为1、概念2、分类的意义补充内容:《合同法》分则规定的要式合同有:商业借款合同(197条)6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215条)融资租赁合同(238条)建设工程合同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六章 法律行为

文档大小:1.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