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祠门上梁仪式讲话稿(一)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梁祖谋尊敬的梁氏宗长、宗贤,各位宗亲: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相聚在阳XX县区合山那洋村,隆重举行阳江梁氏大宗祠祠门上梁仪式,在此,我代表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向参加上梁仪式的各地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慷慨解囊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梁氏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宗亲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我们大家济济一堂站在永寿公祠堂里面,充满了一种家的味道。我们大家都是永寿公的裔孙,走进这个祠堂就是一家人。800多年前的南宋中期,我们的始祖永寿公由岭南珠玑巷经广府南海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南行,来到南恩州白石村(那洋村原址)这个地方,看到此处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风水宝地,就扎根于此,繁衍了阳江恩平"八大房",即:合山那洋房、恩平圣堂房、恩平歇马房、北惯那霍房、东平北政房、平冈良村房、海陵白蒲房、大八雷冈房,以及高要白土房和新兴枫洞房。裔孙达18万之众。没有先祖的睿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不能忘记祖宗的恩德。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根在这里,要时刻记住合山那洋这方梁氏圣地有永寿公梁氏大宗祠和八座先祖陵墓。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拜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竭祖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我们修建宗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慎终追远,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身体是先人身体的延续,有先人的身体才有了我们自己今天的身体,一个社会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我们修建宗祠,也是为了长我们梁氏家族的志气,重振梁家的雄风,让我们的后代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阳江梁氏大宗祠的建成,将会树起阳江梁氏的恩威,荫及所有的梁氏后人。阳江梁氏大宗祠建设经历了6年多的艰难历程,整个工程为砖木结构,全部采用上乘的建筑材料,桁条角料、金架支柱全部采用进口的玻箩格木或金笔木。宗祠是采取边筹款边施工的方式进行修建,宗祠于2010年9月24日奠基开工,经过前两届理事会的努力,共投入了工程款94.5万元,但由于募集的善款不足,工程于2012年12月被迫停工了,当停工时只是建好四至墙体和上了大梁。2014年2月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重组,2014年10月启动祠堂续建工程,在各位梁氏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理事会的积极努力下,现在祠堂的规模已经初现,影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飞檐翘角,气宇轩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好象是明清时期的古代祠堂。但是,祠堂建设离完工落成尚需时日,现在只是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三间大屋工程总量的81.5%.还有厢房旁屋建设未有规划。资金尚有很大缺口,仍需广大宗亲慷慨解囊。重建永寿梁公祠理事会通过了多种形式向所有梁氏宗亲发出了倡议,祈望大家积极响应,为建好永寿梁公祠尽自己儿孙的一份责任,在建祠的芳名榜上留下你的芳名,你的名字将流芳千古。我相信我们今天之善举一定能够使我们的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感到欣慰,保佑我们梁氏家族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为了子孙后代永远不忘根本和方便今后子孙的寻根问祖,阳江重修永寿梁公祠理事会经调查研究,决定阳江永寿梁公祠除了供奉始祖永寿公神主牌位之外,再将永寿公世系各房的开房始祖和各村的开村始祖的神主牌位也摆放到祠堂里面供奉。请各房族长和各村村长积极配合做好相关的工作。这是一项积善之举,功在当代、惠泽子孙后代。我们坚信,有全体梁氏宗亲的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修建好阳江梁氏大宗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我们初步规划,明年举行阳江梁氏大宗祠落成典礼。最后,恭祝各位宗长、宗贤、宗亲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生意兴隆、事业辉煌、万事如意。2016年10月2日祠堂上梁庆典讲话稿(二)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宋隆冷水西华里新酒堂落成的大喜日子,此时此刻,我们全村男女老少心情十分高兴,尤其荣幸的是眼前看到有众多的兄弟村代表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在此,我谨代表西华里全体宗亲族人对各位嘉宾、亲戚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嘉宾、亲戚朋友的捧场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国有宗庙,族有宗祠,家有酒堂。西华里早在5xx年前,祖先们就团结梓里,奋发有为,在冷水乡选址兴立社公、兴建门楼、祖堂、祠堂、酒堂等许多公共活动场所,为西华里的兴旺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这是我们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西华里文明、兴旺、发达的象征,祖先的功德将永远铭记在族人心中。随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