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篮球教案小学篮球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篮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篮球教案1教材内容:1、篮球活动课课堂常规教育,学习内容简介,课堂要求2、移动技术练习:起动、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侧滑步。课的任务:1、使学生明确篮球活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2、提高学生移动能力,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基本技术。3、发展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准备部分:(1)绕篮球场慢跑(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移动技术练习: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位置、方向、速度变化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通称。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起动、跑、急停、跳、跨步转身及各种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种类。(1)起动:两膝微屈踵离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2)变向跑:右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移重心,体转前倾左脚迈,右脚紧跟加速移。(3)侧身跑: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回头侧身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体稍后仰,踵勿着地。(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双脚着地,体稍后坐,双膝弯屈。(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脚抵地,屈膝体仰重心降,二步着地脚蹬地,内转屈膝制动停。(7)侧滑步:一脚蹬地一脚跨,蹬跨结合不交叉,低姿张臂来滑动,坐姿滑动要狠抓。组织、教法、要求教师逐一讲解各个练习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并正、侧面示范,提出要求,纠正易犯错误。(1)起动:组织:成二列横队、前后相距4米,左右间隔3米,做好防守准备姿势。教法:看或听教师信号后集体起动向前做短距离快跑。要求:起动突然,反应要快,起动时步短而急,起动后加速跑。(2)变向跑:组织:遇障碍变向跑,如图。教法:快跑至障碍物前面变向快跑要求:要跑到障碍物前变向,变向要突然,起动加速要明显,前一人跑到中线时,后一人可出发。(3)侧身跑:组织:利用球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练习如图。教法:教师站在边线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数字的信号,学生在侧身跑时,随时报出所示数字。要求:绕圆圈跑时,重心内倾、外侧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应有明显的加速度,同时做出随时准备接球的动作。(4)后退跑:组织:成一路纵队,间隔2米,沿篮球场边线进行练习。教法:从端线外起后退跑,到中线后转身接侧身跑切入篮下。要求:踵勿着地,体稍后倾。可放在准备活动时练习,也可放入移动练习时做。(5)急停练习:组织:成二(三)列横排,间隔2米站于边线处。教法:发出信号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开始做,到边线止,然后过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听)信号做急停动作,也可结合运球做急停动作。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停稳。(6)滑步练习:组织:成体操队形听口令集体练习。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势,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脚),落地(左脚),跟(右脚)”的节奏做滑步慢动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渐加快。要求:滑动时重心平稳且落在前脚掌上,目视前方。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课堂小结3、布置作业4、师生再见小学篮球教案2一、指导思想:本课努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做到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通过篮球基础配合教学和合作互助式学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技战术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以获得成功体验,激发体育情感。二、教材及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篮球传切配合是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的一种基础配合,它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两种,因其技术简捷、配合明快而具有实效性,所以比赛中经常采用,也非常适合男生学练。传切配合教学单元设计为4课时,本课为第3次课,是在前两次课学习的基础上巩固一传一切配合,并学习空切配合。通过学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体会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学会并尝试运用传切配合,同时发展体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基础。2、学生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在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同时,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具有临场应变和独立判断等能力;但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意志力还较为薄弱,表现为持续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传切配合的学练,既可以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