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牡丹绽放留空白随笔牡丹绽放留空白随笔儒家的经典艺术有“春秋笔法”一说,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称"微言大义",在叙事时暗含褒贬,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这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在叙述中通过隐晦的叙述,或者在文字上委婉表达事实和作者的想法等等,这种做法叫做“曲笔”。例如《春秋》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在兄弟争权中,大哥杀了弟弟,儒家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承,就不用“杀”字,而用了一个“克”字,这是在表现一个人物时作者用的一种“曲笔”。大家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与中国古代文化对话,在这个对话中,他接触了这个“曲笔”,并且发扬光大了它。这就是空白艺术的运用,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曲笔”总还是有迹可寻,在字面上可做分析,但空白处你就只能靠联想和想像了。这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曹雪芹是古代文化的优秀总结者,他从音乐、绘画及哲学中借了这种手法到文学里来。在音乐里空白艺术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白居易描写浔江船上的琵琶声;在绘画里有“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处理,在哲学家那里,“有无相生”的论断。所以,空白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手法。牡丹无论如何绽放,一定有它的空白处,薛宝钗做人的妙处就是留有许多的空白,她是“花魁”,是“圣之时者”,就一定有她的极妙的处世艺术,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都实践着儒家的最高准则。一切研究离不开事实依据,对宝钗的研究同样不能离开文本。我们来看看曹雪芹怎样通过空白艺术来刻画宝钗。第四十回,大家离开了潇湘馆,来到早就准备好的一只舡上,“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富贵人家很少有开怀畅饮的大笑,这次借助刘姥姥,大观园中有了一次整部《红楼梦》中最畅快的欢笑。刘姥姥作了一个大家取笑的“小丑”,是他们早就安排了的:“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刘姥姥说的话都是按鸳鸯事前叮嘱的说:“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大家看看,效果出来了:“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为了逗大家笑,逗大家开心,在这些富家公子小姐前,一个穷苦的善良的乡村老太婆出尽了洋相。就在这个让刘姥姥出洋相的场所,宝钗也在:“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史湘云、林黛玉、宝玉、惜春、探春、迎春、薛姨妈都笑得失态了,凤姐鸳鸯二人撑着。唯独没有写宝钗,在这场大笑中,宝钗变成了空白,在整个场面的描写中,隐去了宝钗,这是作者在尽力赞美宝钗的“圣人”品格,作者只是在安排座位时点了一下宝钗的名字,后面一片空白,宝钗有恻隐之心,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怎样突出宝钗是一个令人心生敬畏的人而且要很细心才能窥探到的精妙环节,真是用心良苦。如果今天有这么一个场面,看到一群人在玩弄一个老太婆来取笑,你能不笑,你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令人心生敬畏的人。不是吗?中学课本里有一篇宋代人周敦颐写的短文《爱莲说》,学生读后,对牡丹会产生贬低性的认知,因为里面有“世人盛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的句子,老师也会循循善诱地讲解,一直到你理解并且记住为止。这种对牡丹的偏见,在清代的曹雪芹这里其实得到了纠正。本来在古代文化中,牡丹就是一种极有品格的花卉。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牡丹花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