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司法局深化行政教育发展计划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我县法行政工作进入新发展时期的关键之年。全县法行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充分履职,创新业绩、增新特色、树新形象、求新发展,充分发挥全县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和整体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目标”、发挥“两个作用”、深化“三个理念”、打造“四个品牌”、提高“五种能力”、深入实施“六项工程”:——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司法行政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再立新功”。——发挥“两个作用”。就是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增创特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借助外力,上下联动,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整体作用。——深化“三个理念”。就是深化“贴近人民群众的事情要做深,涉及中心大局的事情要做透,关系司法行政形象的事情要做细”的工作理念。——打造“四个品牌”。就是深化“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活动;争创一流的法律援助中心“民心窗口”;《法治在线》法制宣传第一窗口;“法律七进”创品牌。——提高“五种能力”。就是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服务大局的能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司法行政工作为大局工作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进一步履行好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各项职能,为我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独特优势,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深化法治建设的能力。要充分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指导好行业依法治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解决民生的能力。努力做到“应援尽援”,有效解决经济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进一步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要从大处着眼,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使各项决策部署更加体现出科学性、前瞻性;从小处入手,创新工作载体,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围绕上述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就是加强基层基础,全面活跃提升司法所工作;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法律援助品牌窗口;做特社区矫正,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准。(一)加强基层基础,全面活跃提升司法所工作基层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既是强化司法行政职能、发挥司法行政整体作用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基层政权的要求,牢固树立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继续深化“基层基础年”活动,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不断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十一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会议要求,整体推进我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硬件软件再上台阶。按照“做强内设所、整合混合所、发展直管所”的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直管所建设。进一步抓好“名所名长”工程,加强考核、指导、培训,全面活跃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加大培育和表彰力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立功创模”的氛围。不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着独特作用,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认真贯彻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基层组织,完善接边调解,加强队伍培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的同时,继续探索我县人民调解工作激励长效机制建设,激发人民调解工作整体活力。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矛盾纠纷经常调处与定期排查相结合,完善社情动态分析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全年各级调委会参与民间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切实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帮教安置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帮教安置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鼓励、扶持安置实体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实体、基地作用。以“三无”归正人员为重点,落实各项帮教安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