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提纲核心素养的背景与培养途径时代的呼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核”:数学学科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1依托核心素养的课程教材改革2依托数学化的教学过程3依托素养体系的教学评价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各种背景下进行数学表达、数学运用和数学阐释的能力,包括数学推理思维,使用数学概念、符号、事实和工具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它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以成为具有建设性、参与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公民。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要提高人的数学素养,不是靠知识的注入式灌输、技能的机械式操练就能获得的,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实践”,是“认识活动”。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以解决数学问题为契机履行数学服务社会的职责。“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这是数学文化性的要求。“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立德树人,突出素养,巧用情境,改善评价。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试,回应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哪些数学素养呢?数学学科独特的、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二、数学教材的新变化1.上海的课程改革进程1999年《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1997—2010)2002年11月颁布《上海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并编写配套实验教材,在全市51所学校实验。2001-2004年上海市教委领导提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互动。2004年10月颁布《上海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于此同时全国课标公布。2010年上海启动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同时分批次启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材意见征集及修改工作。在调整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已编数学教材的同时,以全国标准为先导,加强与国家标准的衔接,推进符合时代精神、面向世界、体现上海基础教育特色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全面采用全国课程标准,同时根据上海教育的需求,编写符合上海特点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学教材。2.上海数学教材的实践探索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1)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2)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3)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4)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5)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6)新课标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或孤立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没有涉及。三视图,线性规划,算法,定积分鉴于课时的减少,推理和证明不再单独安排教学,圆锥曲线的要求弱化。三角中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不要求学生记忆。从2019年开始,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按照选择性必修的要求进入教材。3.全国各地的教材探索三、教学的新探索海派课堂的基本风格《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3日第9版四、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命题探索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学可教可测2.习题使用建议正确处理例题、习题、测验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层次性,注意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和综合性。要重视发挥例题和习题对巩固基础、促进应用、鼓励创新、激发情感、启迪智慧以及反馈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引导学习方式的完善.例题侧重于示范,促进理解与巩固.练习题主要用于随堂练习,当场巩固,它与课本例题相呼应、协调,有利于促进基础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初步掌握,每节可安排5——10分钟的练习。定位在基本题,让学生掌握本堂课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起到补充例题的作用每小节设置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一组习题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训练,是全体学生都能够理解并予以解决的问题。另一组习题渗透一些知识的简单应用,基本方法或基本技能的适度提升。简单综合题加强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的联系,温故知新数学学习训练的习题,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练技能的需要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试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操作实践、项目设计以及纠错、质疑、评判等方面的数学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还要有数学建模问题,有来自生产、生活实际或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数学课题,有数学应用于工作的调查、实践或研究项目等。梳理知识类型的习题这样的习题应起到梳理本节知识内容的作用,为今后章节知识内容的梳理奠定基础让学生尝试自己出简单的数学题章与学期复习题供单元复习与期末总复习使用。梳理本章知识内容思考与其他章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促进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应该是与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特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