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板式无砟轨道是由长钢轨、扣件系统、轨道板、水泥沥青砂浆、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组成的一种新型轨道结构。为了使板式轨道具有一定的弹性,并固定轨道结构的位置,在混凝土底座和轨道板之间,以及凸形挡台周围填充缓冲材料层,同时消除混凝土构件施工误差。作为缓冲充填材料,应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强度,水泥砂浆强度足够高,但弹性不足,沥青弹性好,但强度低,受温度影响大,因此采用了将二者结合的水泥沥青砂浆,一般采用水泥、乳化(rǔhuà)沥青、砂及各种掺和料混合而成,通称水泥乳化(rǔhuà)沥青砂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shājiāng)目前主要应用于设计时速250km/h以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中。砂浆(shājiāng)灌注施工前,现场试验人员在基本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拌合物性能试验确定的,不超出基本配合比允许范围,直接用于灌注施工的砂浆(shājiāng)配合比。2原材料供应站现场大规模施工时,应沿线建立原材料供应站,一般每隔5~15km设一处。供应站应具备干料贮存及加料装置,乳化沥青贮存及泵送装置,添加剂贮存及泵送装置,供水及冲洗装置等。2.1干料的储运:干料的储运一般采用袋装和散装两种。袋装一般有两种包装形式,一种为小袋约25-50kg,另一种为吨袋,每袋约1吨,小袋适应人工加料,大袋适应吊车加料,袋装存储要做好防潮、防水、保温等措施。在工程量较大时采用袋装存储无法满足工程要求(yāoqiú),就要采用散装储运。散装运输采用水泥罐车进行运输,存储采用散装水泥灌进行。根据大量的试验证明,干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离析非常小,而把干料吹入存储灌中就会使干料产生较大的离析。所以必须在供给站对干料的储罐加设防离析装置。防离析装置是在存储灌不同高度加设3-4根上料管道,控制吹料的压力(yālì),使干料进入存储罐时干料的运动呈由底部向上拱干料向上移动,不允许砂浆在存储罐中雾化。为了确保干料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首先在砂浆灌的外侧加设降温管道,以循环水的方法(fāngfǎ)对干料灌进行降温,其次在干料灌四周加设橡塑保温板隔离外界对干料灌的影响。根据工程需要,如果采用存储灌存储,在建设供给站时一定要布置合理,能保住加料与卸料互不干扰,交通畅通。/2.2乳化(rǔhuà)沥青的存储乳化(rǔhuà)沥青的储运一般也有桶装和散装两种。常见的桶装为吨桶,桶装的特点是运输方便,无需倒运,但费用相对高,适应工程量较小的工程,但要注意保存,保存不当容易产生破乳,影响使用。目前对无砟轨道而言乳化沥青的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更适宜散装存储。散装的特点是沥青的存储能有保障,存储量也大,材料供给保障有力。散装一般是在现场安装乳化沥青存储灌,容量一般为100-200吨,存储罐内加设自搅拌装置(zhuāngzhì),能保证乳化沥青任何时间的均应性。为保证乳化沥青的温度,存储罐可放置在地下并加盖房子,做好房子的保温等措施。3主要设备(shèbèi)及工装充填层的主要施工设备(shèbèi)有:砂浆搅拌车、中间转运罐、运送设备(shèbèi)和灌注机具等。3.1砂浆搅拌车应符合《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车生产制造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目前经过部审查的有三一重工、南方路机、中联重工、通联重工等。3.2中间转运罐其容量不小于灌注1块板所需的砂浆量,并应配有叶片式搅拌装置和快速接头。3.3输送车一般地说:当砂浆车进行作业时,砂浆车就停置在现场(xiànchǎng)不再回供给站进行加料,加料需要其它的形式在现场(xiànchǎng)为砂浆车加料。(1)干料供给车:当使用袋装干料时,用于给砂浆车加料的设备就采用吊车,吊车使用要兼顾现场灌浆,一般采用25吨吊车就能满足加料与灌浆的要求。当采用散装干料时,需要40吨左右的水泥罐车对砂浆车加料,加料的方法是有水泥罐车向砂浆车的存储仓吹入即可,采用水泥罐车对砂浆车加料功效(gōngxiào)高,一台水泥罐车可向几台同时作业的砂浆车供料。(2)乳化沥青(lìqīng)供给车:采用桶装乳化沥青(lìqīng)给砂浆车加料,需运输汽车,沥青(lìqīng)泵。采用散装乳化沥青(lìqīng)加料需配置小型沥青(lìqīng)罐车(10-20吨为宜),一台沥青(lìqīng)罐车可对几台同时作业的砂浆车供料。(3)供给水:给砂浆车加水,可用水泵或水车进行,水泵的扬程一般有3-5m即可,砂浆车的储水灌一般为2吨,一台水车可对连续作业的几台砂浆车供水,需要注意的是拌合用水必须是清洁并经检验合格的拌合水。4工艺性试验4.1基本要求施工前,应建立场外试验段,进行足尺模型的工艺性试验。试验段应包括直线和曲线工况,每种工况连续灌注不少于3块轨道板进行评定。施工试验应选择与所选配方相对应的灌注工艺作为初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