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鳟鱼》的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鳟鱼》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鳟鱼》的教案1教学目的一、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归纳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唱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摇篮曲》引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歌曲之王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被誉为“歌曲之王”。我们今天就欣赏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赏《魔王》)三、欣赏歌曲欣赏1、《魔王》(一)听音乐并回答问题1、伴奏乐器是什么?2、怎样的演唱形式?3、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乐曲中有几个角色?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二)、分角色朗读诗词。(三)、讲述歌德与舒伯特。欣赏2、《鳟鱼》(一)听音乐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1、伴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3、三段歌词表达的情绪是否一致?4、鳟鱼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样的?(二)、简单介绍歌词作者。四、是艺术歌曲。五、舒伯特的生平。欣赏3、《菩提树》(课件16)(一)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二)声乐套曲相关知识(三)、听音乐,默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1、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五)、小结:今天学习的这些歌曲,都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这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希望同学课下多搜集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鳟鱼》的教案2一、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情景创设、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三、发声练习(1)教师提出练声要求:积极的歌唱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2)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四、学唱歌曲1、出示《鳟鱼》谱例,教师范唱歌曲。2、复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注意准确读出弱起小节和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3、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歌曲旋律的节奏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声音要有气息支持,才能轻而不虚。4、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带有变化音的音程。5、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练习带有变化音的音程,巩固大跳音程的构唱方法,练习减五度音程的.音准,解决歌曲难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6、学生随琴边唱边划拍跟唱歌谱。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中的的音准和的音准。7、学生自主练唱旋律,找出相同的乐句并哼唱,提示学生注意歌唱姿势。8、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填唱词演唱第一段歌词、第二段歌词。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时的咬字,音色圆润。9、教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10、播放伴奏录音,感受钢琴伴奏在塑造歌曲形象中所起的作用。11、师问:请结合歌词,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第一、第二段歌词才能更好的塑造歌曲形象。(生讨论答:略)12、师总结:同学们对歌词进行理解,注意两段歌词在演唱时情绪上的变化,歌曲处理要求:第一乐段歌曲旋律轻快、跳跃、紧凑、刻画出小鳟鱼在明亮的小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情景,这个乐段塑造了鳟鱼可爱、单纯的形象。第二段在情绪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和惆怅的情绪。13、请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14、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绪演唱歌曲。15、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并相互评价,评选优胜小组。五、拓展延伸(对比感受)1、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哪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及中外艺术歌曲。2、欣赏童声独唱《鳟鱼》、童声合唱《鳟鱼》、英文版《鳟鱼》、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3、竖笛吹奏《鳟鱼》(片段)(1)学生自主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重点、难点。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吹奏的指法和气息的控制。②和的吹奏是难点,节奏比较密集,应先放慢速度练习。(3)学生汇报演奏《鳟鱼》片段。六、总结《鳟鱼》的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唱《鳟鱼》熟悉其主题旋律,从而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鳟鱼五重奏》,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相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教材分析】《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