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中外信用评级业发展史第一部分信用一、信用的由来社会分工市场的本质信息不对称二、信用的概念信用三、信用的种类国家信用(FiscalCredit),又称财政信用,以一国的中央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资金和对外国举债,政府的偿债能力是由税收来保证的。因此,资信评级业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国的政府进行“国家主权级”评级,评级结果反映被评级国家偿还外债的能力和意愿。公共信用,是一种社区或公众提供给各级政府的信用,主要的信用工具形式是公债。从评级角度来看,公共信用是指各级政府的举债能力。企业/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的信用形式,是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表现的信用。企业对赊销客房进行的信用风险控制,属于商业信用管理领域的问题。它依赖于企业资信调查业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形成科学的制度,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授信和企业赊销成功率。消费者个人信用,当企业将一种信用工具或消费信贷发放给自然人类型的客户使用,这种授予自然人的信用就被称之为消费者信用,俗称“个人信用”。最常见的消费者信用支付工具是贷记卡和个人支票。投资信用,一般指由一些金融机构或私人基金向企业提供的相对较长期的信用,以帮助受益者开办企业、购置土地、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它们多数是没有经过保险或足够抵押担保的。受信人往往是新开办的企业,发放这种信用的机构通常是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教育或养老基金、券商、政府机构等。第二部分资信评级资信评级的概念资信评级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信息非对称性交易成本论与资信评级博弈论与资信评级评级的一般作用对投资者的意义与作用对被评对象的作用对国家监管部门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资信评级在我国的作用第三部分资信评级业的发展1841年路易斯·塔班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商人信用评级机构MercantileCreditAgency,旨在帮助商人寻找资信良好的顾客与商业伙伴。国际资信评级业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一)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二)国际资信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简史(三)1931年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CC)要求银行对评级较低的债券BBB级以下采取盯市政策。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40年投资公司法已经将NRSRO资格运用于制订规定评级机构。1936年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禁止银行购买投机级证券(BBB级以下)。1951年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开始对保险公司持有的低级别债券提出增加资本的要求。1975年联邦证券法的出台才促使SEC在证券监管中采用资信评级。1975年SEC开始运用取得NRSRO资格的评级机构的证券评级来决定证券公司的净资本要求。1991年SEC修改《投资公司法》中的规定限制货币市场基金持有评级较低的债务工具。1992年SEC采纳投资公司法的规定BBB级以上资产证券化发行人作为互助基金豁免登记。国内资信评级机构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Poor)惠誉(Fitch)中国资信评级业章乃器与中国征信所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一)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二)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历程(三)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一)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二)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三)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四)中国资信评级业发展历程(五)国内资信评级机构简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