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冰心的繁星简介工作开展情况作品简介/繁星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这种母爱的颂歌,在繁星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部作品深沉的细腻的感情基调。与颂扬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爱。在诗人眼里,充满纯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间最美的世界。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首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恳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是冰心小诗中最美的篇章之一。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这类诗简练而隽永。在艺术上,繁星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冰心繁星的审美解读冰心是中国小诗的奠基人,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小诗集,也是中国小诗的奠基作,收入诗人一九一九年冬至一九二一年秋所写小诗一百六十四首,最初发表于北京的晨报,后结集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二三年出版。冰心后来出版另一部小诗集春水,但春水不如繁星诗的意味浓,当然也不如繁星影响大。所以,繁星是冰心小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小诗的最初之作,更是中国小诗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之作。春水中有和繁星一脉相承的诗质,但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春水创作于一九二二年,“五四”高潮已过,面对严峻的现实,诗人更多表现人生痛苦的哀歌,同时也讴歌了许多的先驱者。所以,现实的色彩比较浓烈。在这一点上,春水和冰心的问题小说有着共同之处。但是,春水中的现实性没有更好地融入艺术性,因而它的诗味没有繁星浓。冰心是新文化运动之子,初写繁星时正值“五四”运动高潮。繁星中表现的冰心既受时代情绪的感染,又和时代的氛围不完全相融。说其受时代情绪的感染,是指西方思潮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对冰心生活和创作的影响,也包括日本小诗、印度泰戈尔诗对冰心的影响;说其和时代的氛围不完全相融,是指“五四”时期张扬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张扬个性解放的精神,追求一种狂飙突进的气势,而繁星洋溢着一种爱与美、温柔与和谐的气氛。有意思的是,反封建张扬个性解放的精神在冰心同时期创作的问题小说中有一定的表现。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冰心有意成为小说家,而无意成为诗人。有意成为小说家的冰心自觉和时代的精神合拍,无意成为诗人的冰心记录自己刹那间的意绪,表现零碎的思想,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然而正是这一自然而然的行为无形中暗合了艺术创作的自然规律。这是一种真的艺术。或许可以这样说,繁星中的意绪更是冰心心灵深处真实的意绪,繁星中的冰心更贴近真实的冰心。繁星更能体现冰心的艺术个性。冰心创作繁星时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体现在繁星中。与大自然的和谐,意境的营造,短小精悍的形式等都是鲜明的艺术表征。如果说,问题小说显现了冰心和文学分析会高扬“为人生而艺术”创作主张的一致性,那么,繁星则显现了冰心和文学分析会其他作家不同的艺术个性。繁星与传统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精神联系和艺术联系。冰心和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现代作家的创作风格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冰心的创作方法属于一种“东方古典式的自我型浪漫主义”①。繁星高扬“爱的哲学”,呼唤宇宙的和谐。诗人在“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含蓄中品尝着回忆的甜蜜,建构如花似画的诗的世界,带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情感天空,感受和领略另一种生命形式的精彩。诚如冰心译泰戈尔散文诗吉檀迦利中的一段生命体验:但死神来叩你门的时候,你将以什么贡献他呢?呵,我要在我客人面前,摆上我满斟的生命之杯——我决不让他空手回去。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死神来叩我的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繁星是冰心满斟的生命之杯,等待着读者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回忆的甜蜜。冰心的繁星充溢着一种丝丝甜甜的滋味,但这种甜不是浓浓的甘甜,而是伴随着微笑的泪水,些微的痛苦,隐隐的烦恼和淡淡的哀愁。它不是在对现实的直接观照实现的,而是在回忆中,在与宇宙的对话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