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写作和出版故事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写作和出版故事爱看路遥小说的人很多,但知道路遥小说背后的故事的人并不多;爱看《平凡的世界》的人很多,但知道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的艰辛的人并不多。《平凡的世界》(共3册),路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出版20年前的11月17日,作家路遥在初冬的寒风中离开了我们。20年来,他的作品激励了千百万青年奋进,带给过无数读者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温暖,畅销了20年仍在畅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可说是读者面最为广泛、对读者影响最深远、魅力最持久的。在今年“文明中国”全民阅读调查活动中,《平凡的世界》甚至超过了《红楼梦》,荣获2012年读者最想读的图书第二名;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17家成员单位组织的“大众有奖荐书活动”中,《平凡的世界》荣登榜首。这些都显示出其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对读者们的恒久吸引力。写作背后的故事爱看路遥小说的人很多,但知道路遥小说背后的故事的人并不多;爱看《平凡的世界》的人很多,但知道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的艰辛的人并不多。直到读了路遥的绝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我才第一次从路遥自己的笔下知道,他是豁出命来写作的。当他写《平凡的世界》才到2/3时,已经病入沉疴,甚至可以说是奄奄一息,正如他在文章中写道的:“第二部完全结束,我也完全倒下了。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弹性,而是弹簧整个被扯断。”他写道:“我第一次严肃地想到了死亡,我看见,死亡的阴影正从天边铺过来。”之后,他是靠了榆林著名老中医张鹏举的中药,才勉强活过来,张鹏举生前告诫他的是:“要彻底休养!”路遥当时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长久地活下去,另一条是随时可能死。为了写作,路遥选择了与时间拼命。他形容自己:“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他希望自己能给读者一部完整的作品,他实现了这个承诺,是用自己的生命实现的!我想,这就是路遥的作品能打动读者的原因之一,《平凡的世界》是他的泣血之作。年仅42岁,他就永远地告别了家人、朋友和他深爱着的读者!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了拼命写作,路遥回忆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书,第二部是打印稿,第三部才是稿纸上的初稿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决定开始播出全书。路遥写道:“这种非同寻常的信任,使我不能有任何一点懈怠。当我从桌面的那台破收音机上听到中央人民广电台李野墨用厚重自然的语调播送我的作品时,在激动中会猛然感到脊背上被狠狠抽了一鞭,我会赶紧鼓足力气投入工作。我意识到,千百万听众并不知道这部书的第三部分还在我的手中没有最后完成,如果稍有差错,不能接上茬而被迫中断播出,这将是整个国家的笑话。”路遥当时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他的'腿不断地抽筋,晚上的几个小时的睡眠常常会被惊醒几次。1988年5月25日,这个日子是路遥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写道:“我正是在这一天最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而这一天离他去世仅仅四年多!路遥回忆说,写完最后一笔,第一次到卫生间的镜子前认真地看了看自己,“我看见了一张陌生的脸,两鬓竟然有了那么多的白发,整个脸苍老得像个老人,皱纹横七竖八,而且憔悴不堪。”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艰难曲折的出版之路《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是它当初的出版之路却是异常曲折的。2012年12月1日,在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的大会上,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曾这样回忆道,《平凡的世界》现在得到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它的诞生比我们常人的想象难得多。当他第一部写作完的时候,全中国文坛充满期待,各路编辑纷纷跑到西安去约稿,最后他给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好多刊物也向他约稿,比如曾经发过他《人生》的《收获》杂志、曾经发过他《惊心动魄一幕》的《当代》杂志,但后来很多刊物看了这个稿子以后拒绝发表,这让路遥感到非常意外。第一部书发表在广州《花城》杂志上,陕西作家协会和广州《花城》杂志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那是1986年一个大雪迷漫的冬天的下午,“没想到,评论家们对《平凡的世界》几乎是进行了全盘的否定,没有人说好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正面肯定《平凡的世界》的只有两位中国社科院资深评论家,一位是朱寨老先生,他也去了天国,另一位是蔡葵先生,只有他们两个人理直气壮地肯定了《平凡的世界》。”白描回忆说,大家都在批评路遥,有些人说得很难听,说真难想象《平凡的世界》是出自《人生》的作者之手。100万字、三大部、刚刚完成一部,迎头打来这么一棒,把路遥打蒙了。研讨会之后,我陪着路遥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