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市教育局召开市直教育系统市教育局教育工作总结20**年,是镇江教育“一手抓以布局调整为重点的硬件建设,一手抓以教育教学管理为核心的软件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率先当强’”的攻坚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第五次党代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把握大局、统筹兼顾、狠抓落实,突出抓好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布局调整、素质教育、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镇江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表现为六大方面:⒈教育布局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市属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省镇中改扩建工程竣工。省镇中改扩建方案由同济大学设计,共拆迁校内住家108户,重建了校园的道路和管网,新建了大门、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计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于今年9月竣工。省镇中改造后,校园面积扩大到160亩,不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被称为XX省老校改造的典范。今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回母校参观;教师节之前,市委、市政府又为改造竣工的省镇中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二是一中xx区校主体工程封顶。一中xx区校占地350亩,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目前征地工作已完成,教学区拆迁已结束。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2亿,建成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6.2万平方米,体育馆、田径场也已破土动工,一期工程的校园绿化已经启动。三是多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易地新建旅游学校、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是2006年市政府为民办的15件实事之一。截至10月30日,市旅游学校已与蒋乔镇、五凤口社区签订了征地协议,新校区东边地块的放线定桩也已完成,年底前将举行开工典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完成投资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3,其中科技楼、劳技楼已竣工,建成科学探究室、通用技术实践室、钳工实践室、木工实践室、车工实践室等15个劳技课专业教室,电力增容已完成,绿化工程即将进场施工。由恒顺集团承建的“恒美山庄配套初中”8月份正式开工,已完成土地平整、高压线迁址,正在履行建设报批手续。实验高中风雨操场、塑胶跑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⒉深化素质教育结新硕果。今年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的“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素质教育要求,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实验,推进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第一,切实加强德育工作。4月份,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抓好行为养成教育。将“三仪式一典礼”(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纳入德育考核内容,举行了“好习惯伴我行”童谣比赛,评选了32所“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二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市属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研组,上半年开展培训活动22次,开设学生讲座6场,家长讲座4场,面向社会讲座3场,接待学生、家长咨询2000多人次。三是抓好法制教育。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课时、教师、教材、考核“四落实”。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少管所参观,对师生进行警示教育。四是抓好暂差生教育。学校普遍建立“暂差生”档案,充分发挥关工委、法制副校长作用,与“暂差生”建立帮教关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将全年刑事作案成员中的在校生比例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第二,扎实推进课改实验。义务教育阶段,围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展了“开齐开足课程”、“利用节假日补课”的两项专题督导检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行为;市教研室举办小学课改巡回观摩周活动,重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送教下乡;市教育工会举办了“魏书生课程改革现场报告会”,并请魏书生为千名教师上了语文公开课。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结合研究XX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会议”。职业教育启动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教学为特征”的职教课程改革,开展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年”活动,组织师生举行了职业技能竞赛。与此同时,市教育局研制了高中学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通过创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来推动新课程改革。第三,坚持学校特色创建。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使学校越来越重视特色创建。2005—2006学年度数、理、化、生物、信息技术奥赛中,获省级一等奖的学生达到33人次;在XX省第六届运动会上,XX省镇江中学夺得男子排球比赛乙组第一名、丹阳六中夺得女子足球比赛第一名、镇江九中夺得手球比赛第一名;在XX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文艺节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