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学校: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XX省人民政府决定利用5年的时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明确了攻坚的期限、目标和任务。当前,我市面临着国家实施中原崛起战略、XX省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的新机遇,要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大批合格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技能型人才规模培养能力,但是职业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阻碍产业进步的瓶颈。各级政府要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事关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事关区域发展、开放合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局,事关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大局,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抢抓机遇、集中力量打一场职业教育攻坚战,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二、职业教育攻坚的总体目标(一)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到2012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市属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任务,使未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达到95%以上。(二)改善办学条件。到2012年,建设6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把*大学建成省级或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支持10所有特色、就业率高但办学条件薄弱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15个装备水平较高的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6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带动全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全市职业院校的校园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藏量、仪器设备及师生比基本达到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三)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建设,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到2012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职业技能水平,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三、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主要措施(一)继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从2008年开始,整合全市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在汴西XX县区建设一处在校生规模3万人左右的职业教育园区;各县重点建设1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举办教育园区和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等措施,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同时,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按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发展要求制定招生计划,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2012年以前,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1,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二)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步伐,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打破部门、行业界限,盘活资源,整合力量,组建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实行规模化、连锁化办学。积极探索和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举办或以多种形式合作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可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并共享资源,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三)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和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2009年至2012年,每年鼓励、支持2—3所职业学校创建市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年重点支持1—2所中等职业学校争创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开展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带动全市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大财政投入,每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