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浓江乡“法律七进”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浓江乡“六五”普法规划,推动全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的通知》精神,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活动(以下简称“法律七进”活动),为使这项工作在我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公民宪法和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一致意识;引导机关、各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和谐相处;进一步提高全乡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浓江”、“平安浓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总体要求一是要大力开展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要大力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突出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三是要大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要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创建符合我乡乡情、体现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法治文化。五是在“法律七进”工作中,要广泛开展“六创一建”活动,即创建法治乡村,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评选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建立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建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开展争创诚信企业和依法办事示范单位活动,继续建设各类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六是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治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主要内容:(一)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突出落实6项措施: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教活动,使广大干部、党员牢固树立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二是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制度建设。继续认真实施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制培训、考试、学法档案等各项配套制度,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要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逐步实现机关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三要加强学法阵地建设。依托各单位学习园地,进一步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工作,为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机会和条件。四是开展创优评比活动。各单位要按照镇乡法办的统一部署,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分别确定2—3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努力开展创建工作,做好评选推荐工作。五要积极开展面向社会服务的法制宣传工作。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普法,参与并支持全乡性的法制宣传大型活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送法下乡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六要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加大对各级机关执法水平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严格考核,促进各级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二)开展“法律进乡村”,主要是对乡、村的干部和村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提高广大农民法律素质,加快农村民主法治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继续实施“三个一”工程,即镇开辟一个面向农民的普法专题节目,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要建立一个法律图书橱,每个村民小组要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普遍培训村“两委”负责人,积极培养农村普法骨干。(三)广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居委会要切实肩负起对辖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要认真总结“法律进社区”的经验,积极探索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逐步实现“六个一”: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四)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教职员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重点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