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木兰诗》的源头历史文化故事木兰诗是我国一首优秀的古代民歌。有无花木兰其人?众说纷纭。南宋程大昌根据白居易“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木兰诗)和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题木兰庙)诗句,怀疑故事纯出幻想,而肯定花木兰实有其人。宋太平寰宇记载: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县)有木兰山,有庙在木兰乡。因而有人说花木兰是黄州人,也有的说是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人。有的经过考证,认为木兰姓魏,有的说姓朱,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有的文章考证“木兰”是鲜卑族姓,因而断定木兰是鲜卑族人。也有的认为,这些说法只能说明后人喜爱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和形象,因而将“木兰”写入诗里,用“木兰”作地名,但都不足以证明真有花木兰其人。从全诗看,木兰系少女名字。不然,岂有面对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岂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爷无大儿”,即讲“木兰无长兄”之理?有的认为,花木兰虽未必实有其人,但北人矫健尚武,骑马射箭成为风气,不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样。因此,木兰诗应是流传的一个相类似的事实,经许多无名木兰诗产生的地点,有人认为,诗中之燕山就是古燕州之燕山,蓟北之燕山;黑山,一说是今天十三陵一带的天寿山,一说是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的杀虎山。有人认为“文走诗飞”,诗歌本身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能作那样具体的解释,更不能作为确定其产生地点的根据;黑山、燕山应泛指我国北方的山名。也有人认为,北魏王朝长期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诗中所指的黑山、燕山都在北方,因此推知木兰诗产生的地点,可能在晋北和蒙古、河套一带。对于木兰诗的评价。有人认为木兰诗不过描写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女,没有什么时代意义;木兰不过是故事中的悲惨主角,够不上什么英雄人物;木兰只是一个儿女情长的闺秀,缺乏劳动人民素质。有的则认为,如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柔然“作害中国故久”,掠夺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北魏“急病除恶”,总是以防御为主。为了防御柔然的频繁入侵,北魏曾修筑长城2000余里。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诗中的木兰,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