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汇率的决定理论一、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一)铸币平价说(2)国际借贷关系主要是由于国际间进出口贸易、劳务和捐赠以及旅游收支,国际资本的流动、证券的买卖、利润的收支等引起的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3)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个部分。前者是指借贷关系业已形成,但尚未进行实际收支阶段,而后者是指已经进入收付阶段的借贷。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表示为:e=Pd/Pf(1-1)其中e为汇率,指1单位某国货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Pd为某国的一般物价水平,Pf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实际上就是国际间的“一价定律”。(5)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这往往是现实汇率尤其是在短期内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根本所在;(6)购买力平价说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四)汇兑心理说汇兑心理说(PsychologicalTheoryofExchange),是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A.Aftalion)于1927年在其所著的《货币、物价与汇兑》一书中提出的。其理论基础则源于边际效用论。因为P和ib都是分数,所以其乘积Pib通常较小,可以将之省略,由此得:Pia-ib(1-7)即远期升水率等于国内外利差。式(1-7)就称为利率平价方程式。这表明,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则远期外汇必为升水(即期本币汇率上升,远期下降,外汇汇率则相反);如果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则远期外汇必为贴水(即期本币汇率下降,远期上升,外汇汇率则相反),并且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差。二、战后汇率决定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既接受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基本观点,又引用了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观点解释物价与汇率变动问题。其成就在于:把汇率视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强调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供应情况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同时,它用货币存量来分析汇率,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收支学派和购买力平价论者以流量分析汇率的传统,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不足则在于:未考虑国际收支结构性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货币供求只是影响汇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单纯用其解释汇率变动过于片面。而且,其前提条件是假定购买力平价成立,这一点是不现实的。各种资产的比例应与本身的预期收益率成正比,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成反比。汇率的变动通过影响私人部门对财富的重新估价(因为汇率的变动影响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资产额),起着平衡资产供求存量的作用。均衡汇率正是使私人部门意愿持有现有国内外各种资产存量的汇率水平。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商品市场的失衡如何影响汇率,没有纳入其分析中;它用财富总额代替收入作为影响资产组合的因素,而又没有说明实际收入对财富总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