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感个人觉得,办公室围绕打造“四味”机关,大力倡导读书,甚至在百忙之中拿出专门时间听取读书心得感悟,是一件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从知识获取的途径来说,可以对生活实践感知感悟,可以与他人沟通交流,可以徜徉书海,其中只有第三条最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花费的成本最小。从读书的效果而言,既可以陶冶自身情操,可以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还可以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工作。所以,办公室的倡导,无论对于我们个人、家庭还是工作,都大有裨益。我是今年8月7日到综合室帮助工作的。来之前的几年里,我们家庭也把读书作为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家里不安电视,电脑一年开不了几次,每年固定拿出大约三千元左右购买书籍,全家读书50本以上。今年三月,被评为XX县区百户文明和谐家庭。来到综合室之后,除了充分感受到任劳任怨的实干意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外,对各位领导同事持续学习的进取精神感受颇深。大家在高标准、高效率干好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休息、吃饭等边角余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让我个人受益匪浅。下面,谈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后的一些感悟。之前先后读过《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和《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是我读的第三本吴晓波的书。20xx年6月,一大学同学推荐并从北京邮寄了这本书,乍看书名,就深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平时读历史,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更替、文化传承了解的多一些,而经济变革则少的多。马克思一个经典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对每个朝代的经济不够了解,就很难全面理解这个王朝为什么有这样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偏安一隅的秦能够一统关东六国。为什么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和元朝的曲很发达。为什么明清的小说鼎盛一时。这些问题在经济上可以找到很好地解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古代经济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这里面有三个难题,一个是古代记录较少而且散乱。不同于军事、政治、文化,古代经济一直躲藏在历史的角落里。《史记》成书之前,经济材料大多散布于各类书籍,而且与农耕水利等混杂在一起。司马迁对汉代以前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挖掘,形成了《货殖列传》,但仅仅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一篇。《汉书》一百二十卷,只有《食货志》一卷记叙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二是年代久远阅读起来晦涩。这些文言文相对晦涩,名字术语很多,经济活动用现在的知识不容易解释,这就造成了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三是中国经济学起步晚。经济学科是个小青年,直到近代建立了独立的经济学科和引入西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之前,经济都不是独立学科,更遑论与政治、经济的交叉研究。《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记叙了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经济变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用历史的眼光解读经济变革,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丰富历史内涵,非常讨巧地将历史与经济、政治结合在一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前面那三个问题,让人有种酣畅阅读的欲望。经济学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改革家却已经应用了现代经济学流派的原理,在人类历史中探索发展的路径。简要地提一下其中的几个变革案例。管仲,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放活微观,管制宏观”(放活微观就是对内刺激商品经济的发育,对外降低关税;管制宏观就是从财政、税收和价格三方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读后感。最早实行盐铁专营和国营色情业,这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国营企业垄断的开端。齐国因“商”而强大,桓公得以成为春秋首霸。商鞅,与管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商鞅重农,他把握住了命令型经济的真谛,“废井田,开阡陌”,通过对工商业课以重税、限制人口流动等方式,让农民依附于土地,以农养兵,以兵论功,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国力量。这种经济类型简单粗暴,放在战争环境,通过战争,可以让秦国在战国群雄中胜出;但在建设年代由于缺乏出口,就会引发很多问题,这也是秦朝灭亡的一个经济原因。唐朝为什么强盛。与其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关系。世族势力被打破,小中央政府,轻徭薄赋,民间发展。但往往这种发展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统治。中央为了加强自己权力,实行专营,国营垄断,经济复归专制。一放即乱,一收即死,周而复始。同样的循环出现在宋朝。宋朝是一个重商的王朝,但地方势力坐大。为改变这一格局,在宋中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主导者是王安石。围绕改变宋朝工商经济发达但国家财政羸弱的问题,王安石进行了一次很全面、深刻的改革,从政府机构、产业、财政、物价以及流通等方面,进行配套体制改革,但是,国家将手伸向经济领域,事无巨细,招致的结果一定是政府及市场的失能,再加上中间守旧势力的阻隔,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