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春节期间的随笔春节期间的随笔12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期间的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春节期间的随笔1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快乐而充实。春节期间的随笔2买单侠庞大是中国经济发达的主要驱动力。你无忧无虑的喝一杯35元的星巴克,是因为你有实力拿出一笔40万的资金放一天国债逆回购。如果一个家庭要无忧无虑的每天消费300元,则这个家庭需要有额外300万的资金,不断地借给市场,而抵押物就是国债。消费的背后,有许多明细账可以计算。买单侠们别忘记,我们同时也是市场风险的承担者,比如20xx年6月股灾,为何大家感触深,因为经济除了会走上坡,还有博弈的一面,不是所有人都随时随地的能面对博弈。20xx年12月31日,老大发表新年致辞“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求大家捋起袖子加油干”,紧接着,过了20xx年元旦,市场马上因为熔断暴跌;之后,陆陆续续得修复,到20xx年1月初的暴涨(你也可以尝试着看成是一种反过来的熔断)然后暴跌,恰好这个周期是不断输入信用的周期。为什么输入信用?怕经济走下坡。经济走下坡的表现是什么?是贸易顺差优势减少,怪了!现在英国领导人,法国领导人都在积极地和中国洽谈这个事情,而且上海还在召开进口商品博览会,大概率的,贸易顺差会越来越小。可能这样解释就对了:顺差只是发了入场券,真正的博弈现在才开始——这就是精英们才玩得起的游戏——才出虎狼窝,又遇十八铜人阵。买单侠们,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对吧!春节期间的随笔3大年初一是我回乡过年的第一天,家人让我睡装修过的大房。我不忍让家人挤在堆放杂物的小房间,自己抢着搬了过去。小房间摆放了一张小床,颜色班班驳驳,与大房间崭新的大床极不相称。正在疑惑家里怎么还有这么旧的床。仔细一看,这床怎么那么熟悉,好像26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工作时的那张床。向家人求证,原来正是当年那张床,许多年用不上,也没舍得扔,这次家里盖了新房安了新屋,在外多年的一家人春节回家团聚,想起闲置多年的这张床可用,也能省下一张床的钱,就从几十公里外我曾工作的孝感市拉了回来。这是一张绷子床,宽仅1米多一点,是那个时代的单身床。仔细端详,一侧床头靠背顶部接合处曾经松脱,两角被钉上三角板重新固定;绷子已有部分腐烂,露出拳头大小的破洞。我很奇怪,孝感原单位的一间小宿舍早在20年前就退了,后来家人在孝感租房六七年,直到我资助家里在孝感买了商品房,才有了容身之所,但工作6年的重要资料全部被丢弃,何以完整留下了这张不值钱的小床?大约在家人眼里,从农村到城市立足,总也离不开一张床,所以不肯扔掉,一直带在身边。只是,过去10几年回孝感多次,3间房里不曾摆放这张床,也没有留意到这张床收纳在什么地方,这次怎么突然现身?还是家人揭开了谜团,这张床存放在床底,很久没有用。其实,20面年前从孝感机关麻雀南飞,最大的损失是不曾带走的学生时代日记和工作后的日记,还有陆陆续续被邻居借走不还的满架图书。反倒是这张床最不具保管价值。但这张床的实用价值超越了这一切,因此被不离不弃这么多年,成为个人一段历史的最重要物证,想来颇有几分伤感。在许多个怀旧的夜晚,我会想起中学时代开始的日记,那是我情感的发泄场,有时一天会用几页纸的篇幅抱怨一个室友自私刻薄,会不厌其烦地给自己打气,唱自己的励志歌,甚至记录自己朦胧的初恋。因为那时的日记实在太长太多,不像如今的记事体三言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