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篇一:偏关县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偏关县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偏关县位于晋西北晋蒙交界地带,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685.4平方公里,辖四镇六乡,248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断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县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创新扶贫理念,落实扶贫政策,完善扶贫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根本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的,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为重点,突出以舍豢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建立,统筹规划,整合资金,通过全县上下艰苦不懈的努力,扶贫攻坚工作获得了打破性进展。2007年底,全县248个行政村有133个贫困村,占全县总行政村的53.6%,全县8.8万农业人口,贫困人口5.4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1.4%,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没有处理温饱的人口1.1万,625——924元的低收入人口4.3万。截止2008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5.4万下降到5万,其中净处理0.2万温饱人口、0.2万低收入人口,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2406元,较2007年增长420元。一、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一)大力施行舍豢养殖为主的“群众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工程2008年,投入整村推进扶贫工程资金三批共计850万元,涉及10个乡镇,25个村。主要用于种草养羊、沼气池加猪舍配套设备建立、新建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栽植经济林、修排洪渠、溢洪道、新建护岸、打深井等工程。目前第一、二批整村推进工程已完成种草1700亩,建羊舍180套、猪舍168座,调购种羊2900只、种猪770头,养殖獭兔250只,栽植经济林800亩,建沼气池31座,修排洪渠278米、溢洪道46米、建护岸55米,打270米的深井一眼,建温室大棚150座,完成投资610万元。第三批整村推进工程资金240万元,涉及6个村委。目前已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正在进展验收兑现。通过整村推进工程的顺利施行,稳定处理贫困人口温饱征询题,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建立和完善贫困户可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加强贫困村自我开展才能,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8年,上级下达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5万元。两个培训基地共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专业以美容美发、电焊修配、电脑操作、刺绣,汽车修理、厨师烹调、餐饮效劳等为主,培训方式为短期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为我县贫困乡村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18—35岁的青年农民以及移民新村初高中返乡青年等。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14人,其中刺绣305人、电脑180人、美容美发35人、电焊66人、驾驶员52人、餐饮效劳20人、电子、电工35人、特种行业技工21人;转移就业560人,输向河北、太原、山东、内蒙、大同、朔州、忻州等地,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上级下达我县科技扶贫培训资金9万元,我们主要围绕扶贫移民、种养业、科技示范、工程治理等进展了培训。先后培训4000人次,让他们每人至少掌握一项有用技术,成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的有效途径。我县按照贫困乡村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开展方向,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金融部门与扶贫部门协调配合,优先支持对带动贫困户作用大、对贫困乡村经济辐射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去年为已列入“两区”第一轮的3个企业落实贴息资金125万元、启动资金197万元。同时,我县紧紧抓住“两区”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列入第二轮“两区”工程7个,目前这7个工程已通过市级论证,等待省“两区”办进一步论证考评。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构造,实现强县富民。(四)大力施行移民搬迁2008年,投入扶贫资金240万元,完成10个自然村、232户、803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其中建移民新村安臵187户、646人,小村并大村安臵45户、157人。目前,移民新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新建房屋605间,入住率达31%。为了保证移民户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整合部门资金350万元,为移民村配套水、电、路等根底设备建立,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支持开展舍豢养殖为主的后续产业。(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我县立足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作为人大监视的重点,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接着推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实在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强贫困乡村干部队伍建立,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落到了实处,为推进扶贫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二)完善机制,标准资金治理我们着眼完善扶贫工程和资金治理,严格执行扶贫资金报账制和到村扶贫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