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课程设计 / 文档详情
《所见》的教学设计.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所见》的教学设计.doc

《所见》的教学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所见》的教学设计《所见》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通”“读懂”“读美”三个层次理解古诗,以读促讲,以读促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题1、同学们,暑期生活刚刚结束,谁能说说你的假期都去哪里游玩了?2、你们的夏天真丰富。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所见》。(板书课题)。3、释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诗人却用短短的文字将它表现出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詩人走进文字。二、学习古诗(一)读通古诗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2、读出古诗的节奏。(二)读懂古诗1、理解字词。(相机指导“蝉”的笔顺)2、走入文字背后。(1)赏牧童骑牛图:A请自由读诗的前两句,看一看诗人所见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B交流:a骑黄牛。他是怎样骑的?b想象说话: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所以,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起来。谁来读一读这一句?C指导朗读。(2)鉴牧童捕蝉图A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旁若无人地唱着,可是他却忽然停止,能推测一下这是为什么吗?B你为什么这样想啊?C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D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3)体会情感站在一旁的诗人心情又是怎样的?(三)读美古诗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三、背诵古诗四、同题拓展,积累古诗1、诵读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袁枚的《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注释,自由诵读,看一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2、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五、作业用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牧童》一诗。《所见》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一)观察课文配图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也叫牧童。)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二)揭题,解题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见”还可怎么组词呢?请大家想一想,“所见”是什么意思?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二、反复练习,读准读熟(一)初读课文l.教师范读古诗2.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4.学生试读、教师检查读。(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想想我们读的诗句,你发现我们刚才只是从图中用眼睛看了画面上的内容,可作者所见的,还有什么?1、“见”不光是“看见”,还包括“听见”……再看看这幅图,再读读课文,,你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先看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那些词语不理解?2、学生质疑。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4、牧童在牛背上高声唱歌时的心情怎样?想象这时画面的情景。5、指导读出牧童高兴的心情。6、起初,牧童在牛背上高兴地唱着歌,后来呢?请大家看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一句有那些地方不懂呢?7、学生质疑。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9、你捉过什么东西?“忽然闭口立。”,你能想象出牧童当时的样子吗?10、你认为这句怎么读?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些词语写得最有意思?你喜欢这个小牧童吗?11、教师引读。12、这个小牧童捉到蝉了吗?为什么?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1、想象着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2、检查背诵。五、指导写字1、分析结构,说偏旁。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所见》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所见》的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