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比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难点: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3)学生活动材料。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苹果等各种实物模型若干个,星星图,尺子,彩笔等。教学过程:一、感知1/41、回忆旧知(课件出示1/4)2、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3、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让学生自选素材表示分数,有利于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感受到被平均分的对象是广泛的,从而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丰富的感知。]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3、展示汇报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出单位“1”的台阶,一方面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只有以自然数1为标准,分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才能实施;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由数概念扩展的规则所决定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分数的产生是整数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理解2/3组织学生操作体会2/3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2、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3、集体反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说说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三)深化1/□1、组织学生利用星星图探究它的1/□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课件出示1/□)这个分数好特别!特别在哪儿?(分母没有数)它读作什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这样的图(课件演示12颗星星),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这些的几分之一。大家先思考,再小组分工合作,看看可以有多少中不同的方法来表示。2、学生分小组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反馈(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叙述是怎样表示几分之一的)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情况汇总在一起。(课件演示)观察这组图形和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都是把12颗星星平均分成几份;生2:我发现了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只取其中的一份;生3:我发现了分母越大,每份的星星数量就越少;生4:我发现了分母都是12的约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单位。[课件演示多种方式给星星图涂色,知道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就得到不同的分数单位。了解分数单位实际上是单位“1”的若干分之一。](四)理解□/□1、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师:(课件出示□/□)学生默读操作要求。2、学生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展示。4、学生讨论、概括分数的意义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联系生活举例(五)小结与质疑1、师;(课件演示,图略)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2、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比的意义》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首次学习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本章节元知识的基础。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以加深理解。因此本信息窗安排了三个内容,第一个首先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义。第二和第三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方程的意义。1、这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为以后学习运用准备。2、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3、学习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本节教学方程的'意义,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方程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探索,掌握方程的特点和意义。教学目标1.能利用天平,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式的意义。2.结合具体实例和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达简单的等量关系。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