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8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突破1生态系统的成分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①生物群落与它的②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⑥物质和能量。(2)生物群落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特点: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 5个营养级。 A—b—ⅡB—a—ⅤC—d—ⅢD—e—ⅣE—c—Ⅰ 巧学妙记A.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B.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C.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2)食物网A.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B.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多种植物,也可能被 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C.功能:是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D.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营养级。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突破1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成分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联系(2)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误区 失分警示明确几个“未必”和“一定”①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②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1.箭头分析法判断生态系统各成分 (1)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A、D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2)根据箭头指向判断各成分①A有三个箭头指出,应为生产者。②D有三个箭头指入,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③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2.文字描述法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1)判断生产者的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转变成无机物,即营腐生生活,如蚯蚓。 考向1以基础判断的形式,考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理解1.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关于以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它们中的植物属于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它们中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它们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答案D矮小的草本、垫状植物、木本植物是生产者,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雪豹、棕熊、猎隼等是消费者,秃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但是,生态系统除包括生物成分外,还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它们中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其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题述所有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秃鹫为分解者,C错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正确。考向2以示意图分析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其联系2.(1)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2)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①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②植物都是生产者③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④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⑤动物都是消费者A.①B.①②C.②③D.④⑤答案(1)B(2)A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2)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并非所有植物都能是生产者,如寄生于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属于消费者;异养生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蚯蚓为分解者;并非所有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如秃鹫为分解者。突破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食物网分析 (1)营养级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占据第三、第四营养级。(2)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3)食物网复杂程度:食物网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