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中学作文 / 文档详情
初中作文:民间谜语.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春兰****8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作文:民间谜语.docx

初中作文:民间谜语.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作文:民间谜语初夏五月,正值榴红栀芳,微微夏风又送来端午粽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一首民间童谣也唱出了我国人民端午佳节吃粽子的传统食俗。据史料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屈原去世后几百年的东汉,至晋代时粽子被称为角黍,又名角粽。这是因为古人以芦叶、竹叶包裹黍米,做成尖角之状,故曰之角黍。尖角突出是粽子最有个性的外表特征,因此有一条谜语就直观地描述粽子“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写得比较通俗。追溯吃粽子食俗,比较普遍的.吃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初时楚人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采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包粽子是祭吊屈原,而屈原故里的湖北秭归百姓也编传了粽子谜歌,借物喻人,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寄托了对爱国诗人的同情与敬仰,谜歌唱道:“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这是民间谜语中托物言志的一例成功之作。民间谜语的创作手法常富于变化,或拟人或比喻或谐音,有的白描,却又自成故事,如:“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门。”这里便综合采用了拟人,比喻,谐音三手法。把粽叶拟成竹叶郎,而将粽米拟成珍珠玉女,把下锅入水戏喻成投河自杀,把绳线捆扎竟曲解为吊颈,也只有爽直聪明、思维不受限制的民间谜人想象得出。“衙门”又谐音成“牙门”,机关暗藏,而整个谜面自成一体,像个小故事,编排了一出千金女爱富弃贫最终被谴责嘲弄的讽刺喜剧。这种巧妙的文字游戏真是隽永极之,谁说民间谜人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呢?民间谜语也常模仿第一人称口气编写,这种拟人之法具有特有的隐趣,耐人寻味。如:“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谜中“我的悲惨遭遇”更让人发笑。我国汉族地区流行吃粽习俗,许多少数民族受此影响,也形成这一食俗。这在各地民间谜语中也有所反映。苗族人民就传唱着这样一条粽子谜:“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这条谜语和汉族“我在深山坳里坳……”这一粽子谜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祖国中华民族的大家族里,民族间相互文化传递交流也便体现在谜语方寸之中。“芦窝里有只小白狗,戳一枪,吃一口,”当你在品尝粽子的时候,回味一下趣意盎然的粽子谜语,或许会带给你一份快乐。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初中作文:民间谜语

文档大小:1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