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会求比值。2、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照片上是一幅什么情景?每周一,我们来到学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你们还记得_年___月___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吗?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XX叔叔在船里就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学习就由这面国旗展开。现在大屏幕上的这面国旗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比较它的长和宽,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有哪些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是宽的几倍1510=1.5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1015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除法)根据回答列出算式。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比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标题:比【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来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其能自主地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1、探究学习比的意义师: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又如何用比来表示这种倍比关系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43页内容,等会请你来给大家讲解你的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同桌交流后汇报讲解,教师根据情况做相应提示:(1)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交换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2)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比叫同类量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叫不同类量的比。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表示速度。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自学交流,你们现在知道到底什么是比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归纳小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强调相除的关系)师:你能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关于比的例子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比?2、合作学习比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的意义。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比。在下面的学习中,请你们通过自学课本弄清以下问题:出示自学提纲:(1)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2)比的各部分名称?结合具体的比说一说。(3)怎样求比值?(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5)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自学课本44页内容,指名汇报学到的知识点,教师适时补充。重点强调:比和比值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3、融会贯通,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学到这儿,马XX有点糊涂了,一会是比,一会是除法,一会又出现了分数,你们能帮我理理这里面的头绪吗?再次阅读4344页的内容,同桌合作完成作业表格。联系用字母表示区别前项比号后项比值比除法分数展示作业纸,汇报交流,理清关系。结合字母公式,你还有什么发现?(比的后项不能为0)出示比赛场景,出现比赛得分4:0,提问:为什么这里出现了“0”,引导理解比赛中的比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比的不同。(比赛中的比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交流探讨,并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在一种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并能掌握新知,构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自信心,从中感受到学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1、说一说:(投影出示)你能把它们分别组成比吗?1、小刚9岁、小丽13岁2、钢笔5支、铅笔8支3、小林身高120厘米,小强身高130厘米。4、六(1班)有60人,六(2)班有61人。2、辨一辨:下面的这些话对吗?说说你的理由。(1)小X身高1米,爸爸身高174厘米,小X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174。(2)比的前项不能为零。(3)把1克盐溶20克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