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1无意间,我看到一部电视剧《你就是我的幸福》,这引起了我无尽的思索。幸福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感触。或许有钱就是幸福,可以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或许有权就是幸福,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或许健康就是幸福,无病痛困扰;或许……幸福究竟是什么?是付出?是收获?其实幸福很简单,因旁人的快乐而快乐,视他人的幸福为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我而言,我因幼师而幸福。两年前,我还在为找工作而奔波,盲目地追逐着。面试过文员、收银员、统计员……可冥冥之中我却选择了幼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这个职业让我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让我不停地忙碌着。如今的我,不谦虚地说已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师,在学校绽放人生的光彩,收获着为人师者的幸福。选择做幼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但更是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幸福。将近两年下来,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黏在一起,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带领他们学知识,的确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孩子们对我的爱戴和拥护,也无时不给我带来乐趣。在我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我收获的却是灿烂的人生。两年前我在这里没有任何根基,认识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可现在走在这条短短的街道上却能听见无数甜美的声音。他们微笑着叫着“老师”,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做客,我心里总是甜得像蜜一般。这两年,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满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给了我最大的`喜悦;家长的信任给了我最大的欣慰;园领导的重视给了我最大的动力。我越发喜欢这一职业,在以后的漫漫长路里,我将不断地成长,它也将幸福着我的生活。我是一名幼师,我很幸福。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2今天的美术课是学画小猫。在认识了小猫的形象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花猫的大体特征,然后便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画并涂色。我看到不少幼儿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组织的画面与我画的花猫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的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略感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陈天祥的画。我发现他在画纸上,赫然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上还添画了几笔,并涂上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运用也很大胆。我便饶有兴趣地问:“陈天祥,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小花猫呀!”“那小花猫的脑袋呢?”“我的小花猫正把脑袋和他的身体卷团在一起睡觉呢~”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与众不同。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正是通过这小小的画面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小猫的头部画法,如何表现身体上的花纹。却忽视了小猫睡觉的特点。陈天祥这个调皮机敏的小男孩一语道破。想法实在可贵!于是,我马上表扬了陈天祥,并启发幼儿再去从不同的`方面打开思路,展开想象……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有的表现出小猫上树的情景;小猫抓老鼠的情景;几只小猫嬉戏的情景,猫妈妈领着小猫玩耍的情景……孩子们的画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中班幼师教育随笔守望3随着幼教机制的不断合理化改革,幼儿园教育模式越来越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呈现出轻松自主的发展趋向。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布置也正在尝试无课桌教学,但在一些空间、资金等条件受限的幼儿园,活动、就餐、教学三室合一,还不得不借助桌椅来组织幼儿。于是幼儿坐位的编排便成为一个令老师费心的问题:每个孩子都爱当排头,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领头雁。怎么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开心,每位家长都满意呢?这也曾经是我很头疼的问题。但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问题已不在是问题。在此不妨说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假如教室空间较大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大拼盘”的方法。如:有时将桌椅排成几个大方块、有时排成几竖排或几横排,也可以采用大圆圈的形式,还有“花儿朵朵”等等;或将移动黑板移至教室的不同方位,让一位幼儿都有当排头的机会。二、如果教师空间太小,以上方法无法实施的话,我们可以采用“流动法”。不妨试试将全班的小朋友按大、中、小个儿分成三到四组,每组幼儿差不多一般高。然后本组幼儿每天向前递进一个座位,每两周幼儿便有一次做排头的机会。还可以请每一天的排头分别负责本组的卫生安全及常规管理,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在第二天的晨会上请孩子们民主选举出最棒的小助手,老师再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此同时,各组幼儿定期左右轮换,以预防斜视、近视等眼疾的发生。这样,不但能有效的保护孩子的'视力,而且还可培养孩子的组织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在管理与评价中强化孩子的是非观念,潜移默化的矫正幼儿胆怯、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