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课教案劳动课教案范例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课教案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劳动课教案范例1一、指导思想:教育幼儿从小热爱劳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时能为他人、为集体服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孩子们在“劳动真快乐”主题中亲身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从而萌发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二、具体安排:1、时间:20xx年4月26日~30日2、地点:本园、各班3、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和幼儿4、活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教师5、活动内容:各班结合“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进一步挖掘潜在教育资源,开展“劳动真快乐”的主题活动。同时对幼儿进行假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请家长协助进行安全教育。小班活动: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如:收拾玩具物品,拿拖鞋,倒垃圾等。中班活动:为班级做一件事情,如:整理图书玩具,抹桌椅,浇花等。大班活动:为幼儿园做一件事情,如:幼儿园公共场所捡垃圾,擦洗墙壁瓷砖、楼梯扶手、门、窗台等(安全的场所)。三、注意事项:1、各班活动要进行备课并在周计划中予以具体安排落实。2、小班可结合“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组织一节专门的.谈话活动。3、大班年级组长做好各班活动内容、场地的协调。4、活动期间组织有序,注意幼儿的安全。劳动课教案范例2一、游戏目标:1、练习走斜坡,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进行初步的环保意识教育。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二、游戏重点:帮助幼儿正确掌握两手侧平举、平稳地在斜坡上走。三、游戏准备:1、木制斜坡4条。2、塑料筛3只;鸭子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塑料玩具鱼、塑料棒、小树模型、废纸团、废纸筒、树叶、饮料罐等若干。四、游戏过程:1、开始部分:(1)老师、幼儿分别扮演鸭妈妈和小鸭的角色,随音乐旋律模仿鸭子走进入场地。(2)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变化做模仿律动:鸭子捉鱼(弯腰点头)、鸭子蹲、鸭子扑水(跳)。2、基本部分:(1)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交代游戏的名称及玩法,并示范走斜坡的基本动作要领。指导重点:A.小鸭捉鱼回来时必须从小路的两边跑回来,并把小鱼放在筛子里。B.上下斜坡时要注意重心,两手侧平举。(2)幼儿听着音乐走到四条小路的起点分别站好,进行游戏:小鸭捉鱼。A.老师指导:鼓励幼儿勇敢走过斜坡,并站在斜坡旁进行保护。重点:及时纠正幼儿走斜坡时的动作。B.游戏玩过一次后,幼儿再去捉鱼时,发现没有鱼了,只有很多其它的东西(垃圾),老师问:"小鸭子,池塘里发生了事呢?有垃圾,池塘的水会变得怎么样呢?怎样才使池塘变干净?"指导:老师启发幼儿回答。重点:初步让幼儿知道要保护环境卫生和热爱劳动。C.让小鸭子收拾垃圾,直到把池塘的垃圾捡干净。D.垃圾拾完,继续"捉小鱼"的游戏,幼儿游戏2--3次,把小鱼捉完为止。重点指导:老师注意控制幼儿上下斜坡的速度,提醒幼儿注意上斜坡时身体稍向前倾。3、结束部分:(1)小鸭妈妈表扬勇敢参与锻炼的小鸭子,及认真学习本领的、听指挥的小鸭子。(2)鸭妈妈带领小鸭子听着音乐做小鸭子律动模仿抬着鱼回家。活动反思:体育可增进幼儿的机体健康幼儿,体育能激起幼儿高涨愉快的.情绪,是一种保健手段,也是完善幼儿已经掌握的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小班幼儿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往往不知从何玩起,左右观望,没有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游戏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做好启发者的作用。劳动课教案范例3一、教学内容:爱劳动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观看《劳动最光荣》、《不再麻烦好妈妈》、《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2、认知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洗手绢》,并能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的内容。3、能力目标: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演唱、欣赏歌曲,体会劳动的愉快,并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2、用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四、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手段:以谈话开始,运用音乐、图像、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听、说、动的活动中来,达到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五、教学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猜听到的音乐内容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懂得劳动的概念,并用自己的形式对自己的劳动进行表演,使用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