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大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教案频道/jiaoan/的联想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拼图构思设计。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教学准备:剪刀彩纸等。教学过程:学生活动:30分钟。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二、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4、教师小结。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三、讲授新课。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教案频道/jiaoan/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展示作业,课堂小结美术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用木珠或瓶盖印成小花的方法。2、通过印画活动,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能力和绘画的兴趣。二、活动准备木珠,瓶盖,录音机,磁带,纸抹布,油画棒,颜料若干盘(内防海绵)三、活动过程1、播放歌曲《春天来了》,激发幼儿想画花的愿望。(1)出示范例,问:这些画美丽吗?是用什么印成的?(2)出示各种木珠和瓶盖,说:老师就是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珠和瓶盖蘸上各种颜色印成的,你们会印吗?大家都来试一试吧!2、讲解示范。将瓶盖或木珠蘸上颜色在纸上印一下,就成一朵花。大的`瓶盖或木珠印大花,小瓶盖或木珠印小花。可以印成红、黄、蓝等各色小花,像花园里的鲜花那样又多又好看。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每个幼儿用瓶盖或木珠印花。每个瓶盖只能蘸一种颜色,大家可以交换使用,要尽量多印些花。最后用油画棒画上茎和叶子。4、欣赏与评价。美术教案篇3案例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的基本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建立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并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整合型的艺术教育。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班的孩子们正处于中班时期,他们喜欢绘画,已拥有一定的技能,但在绘画中缺少想象和创造力,中班期又正是充满各种奇思妙想的时期,而艺术教育所指向的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应是综合的,因此在设计之前,我就将活动定位于艺术整合型的活动。活动内容来源取自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俗话说:“孩子的脸,三月的天。”孩子的心情与天气一样,经常在变化,而孩子的心灵又是非常纯洁的,心情的起伏都表现在脸上,因此心情与表情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心情都会带来不同的表情变化。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心情体验,把自身的感受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通过色彩、构图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并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案例描述一、谈话引出课题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最期盼的当然是去户外玩耍,教师说:“今天天气真好,你们最想去干什么?”幼儿1说:“我想去草地上玩滑梯。”幼儿2说:“我想去爬山。”幼儿3说:“我想去花港观鱼看大鱼。”幼儿4说:“我想和小朋友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接着说:“小动物想去春游,你们看。”二、课件演示,引导幼儿体会心情与表情和色彩的关系1、感觉心情与表情的关系教师请幼儿观看课件《春游》,问:“你们有没有发现小动物们每一次心情变化时,脸上的表情都会变。它们出发去春游时,心情怎样?表情又是怎样的?”幼儿1说:“他们出发时,心里很开心,脸上是笑咪咪的。”幼儿2说:“他们开心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幼儿3说:“他们的嘴巴笑眯眯的,象小船。”教师对幼儿的回答都表示赞同,并请一名幼儿上来在空白脸谱上描绘开心的表情。教师接着问:“小狗见小熊说是他拿的帽子,心情怎样?表情又怎样?”幼儿1说:“小狗生气了。”幼儿2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