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下列学籍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学籍管理工作由教导处指定专人负责,与班主任建立责任制,设立学籍档案,严格管理,妥善保存。二、入学第三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通知精神,招收年满6周岁(以每年的8月31日为界)的儿童免试入学,一般情况下,学校不得招收不适龄儿童入学。残疾适龄儿童为正常招生对象,同步实施义务教育,完成规定的年限教育,并适当放宽入学年限,学校实行秋季招生。第四条。新生注册后便取得学籍,编列学号。第五条: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填写好新生花名册,进入电子学籍统一管理,并上报教育局普教科。学生变动情况应于开学后一个月内由学校汇总报教育办公室,毕业时需经核对无误,方可升入初中、高中。第六条。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义务教育登记卡》。义务教育登记卡不得出现生、籍分离或不符的现象。义务教育情况登记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完整,填写应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第七条。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的组织形式为单式。学校规模应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便于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三、请假第八条。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必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一周以内由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班主任审批;请假一周以上三个月以下由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并附医院诊断证明(加复印件二份)报教导处审批。四、转学第九条。学生因家长调动工作地区,家庭搬迁(户籍变更)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转学的,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负责审查。转学由教办主任审批,并按指定程序办理。第十条:转出程序:(1)、县内:由家长联系转入学校,联系好后,由转出学校出具县内转学联系单,校长签字,教办主任签字同意,方可转学,同时到教办教导处登记;(2)县外:一由家长联系转入学校,联系好后,由转出学校出具转学联系单,由校长签字,交教办主任签字,同意后至教办教导处开具转学联系单至将转入学校;二回收得到转入学校确认的转学联系单,存档备案;三发给转学证明书,并将义务教育情况登记卡、学生健康卡、学生评价手册等一起转出(保留复印件存档);四修改电子学籍档案。第十一条:转入程序,学校一确认转学联系单并返回;二接收转学证明书,及义务教育情况登记卡、学生健康卡、学生评价手册等;三编入相衔接的班级学习,并在义务教育卡中注明;四修改电子学籍档案。第十二条。转学手续一般在学期结束前或开学十五天内办理。五、休学第十三条。学生因病(市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无法继续学习的,由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查证属实后,由所在在学校校长签字同意后,交教办主任审核同意后,报教育局普教科批准,并由教育局发给休学证明书。小学毕业班的学生第二学期一般不办理休学手续。第十四条。小学休学原则上以一学年为限,期满不能复学的,经申请可延长休学时间。学生休学期间,学籍仍然保留,不得到其他学校就读。六、复学第十五条:学生休学期满应按时申请复学,复学时应编入休学时的年级学习,并在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登记卡和学籍卡中注明复学时间。第十六条:应防止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如有学生辍学,班主任应及时动员复学并向校长报告,由学校配合当地政府依法促其复学,并坚持学满规定年限。七、退学第十七条。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一律不办理退学手续。八、处分:1、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勒令学生退学或开除学生。2、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学习纪律、殴打同学、聚众半欧、严重损失公物等不良行为的学生,教师应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重在教育,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九、评价第十八条。学校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每学期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本人成长档案。第十九条。对学生的评价,包括综合素质和学科学习业绩两个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学习业绩考核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学生的学科学习业绩考核,每学期只举行期末一次。第二十一条:学期总评成绩不及格的学科,应予以补考,补考可以多次,以最好成绩记入学生成长档案。毕业班学生的补考时间,在学期结束前进行,其它年级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初进行。第二十二条: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核,必须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事先向学校教导处申请,经批准,可以缓考。第二十三条:凡擅自缺考或作弊者,以不及格论处(注明“旷考”或“作弊”字样),并根据其情节和对错误的认识给予批评教育。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