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安交大网络学院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论文名称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作者姓名张晓霞所在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联系方式13991796604指导老师于延玲提交时间2014年7月4日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ICU的建设越发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各类危机重症患者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器官及系统的受损,此类患者病情多变,复杂,危重。常常引发呼吸困难甚至衰竭。正常的呼吸功能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活动之一,那么呼吸的监测便是判定呼吸功能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的必要手段。而机械通气技术的使用便是维持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机械通气的普遍使用,呼吸机相关护理质量的探讨就日益的关注。就更加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专业的知识。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设备被及护理技能。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机械通气这类患者在术后及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监护,精心的治疗。而气道护理及呼吸机的监测并不是无创的,安全的,它随时有着损伤组织和诱发感染的可能。机械通气的应用是最有效,最快捷。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人工气道护理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疗效及并发症的程度。因此加强人工气道护理使其有效的降低呼吸机所并发的一系列机体损伤是十分有必要的。三、关键词及定义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护理: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或是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多方面的行为反应。四、文献回顾[1]赵丽《临床重症监护理论与实践》—人工气道的建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姜大升《重症病人监护治疗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3]刘长文徐淑秀《危重症脏器支持与护理》—气管插管的监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姜冬梅唐春煊《ICU护士必读》—ICU护士职业操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6]陈永强《ICU护士的核心才能》—护理心里学概论北京中华护理杂志2004.12五、研究设计类型本论文研究设计类型为护理临床研究报告六、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患者总数1371例。其中男677例,女694例,平均年龄50±0.3岁。住院天数1±21天。以上均为本次所研究对象。七、研究工具采用观察法及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对1371例患者行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的动态观察,将各项指标对比作为研究的方法。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将气管插管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各项机械指标显示、拔管预后的效果、患者自身心理状态、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此次研究评估对象。将其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做出一系列的研究比对成果。统计学分析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²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