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雷锋精神的材料篇一:学习雷锋精神材料3.5:“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部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锋从一个苦小孩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屡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根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人民公社建立和辽阳灾区人民,用本人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协助外出老人,利用空闲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一直“把别人的困难,当成本人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本人的愉快”。对本人他一向节俭节约,艰苦奋斗,生活上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保护本人的眼睛一样保护”。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决定,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铺导员。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一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清楚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邓小平的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罗瑞卿写给《中国青年》的文章《学习雷锋》。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也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创始了一代新风,它的本质和核心确实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制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酬劳、争做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精神。篇二:雷锋精神的材料简介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困农家。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清楚、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效劳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质量。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拓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榜样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故事从一九六一年开场,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时机多了,为人民效劳的时机就多了,人们流传着如此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觉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本人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本人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可能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本人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不断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如何感激你呀!”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效劳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点是多么需要人协助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清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儿歌雷锋啊雷锋,你如春风,哪儿有严寒,你便送去暖和。雷锋呀雷锋,你像阳光,哪儿有黑暗,你便送去光明。雷锋呦雷锋,你似粮食,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