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茅坤,曾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家之文,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为首,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在内的文学群体。他们一方面反对台阁体空洞冗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后七子:明嘉靖年间,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另包括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在内的文学群体,其发起的文学复古运动,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后七子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的更加突出。唐宋派: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从学秦汉转为学唐宋,是要借与当时距离不远的的唐宋名家比较通顺的文风,写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的创作中也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其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其散文的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简述归有光的散文特点。其散文的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他的《先妣事略》《项脊轩志》《思子亭记》等篇或记述平常事件,或抒写亲人之情,具有描写质朴自然、抒情真切感人的特点。举例:课本P77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杂剧的核心人物是朱权和朱有燉。在他们周围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小群体,主要创作喜庆剧、道德剧和神仙剧三种类型的剧目。另朱权还作有兼戏曲史论和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音谱》。康海的《中山狼》,后形成以康海为代表的中山狼题材创作热。四声猿:作者徐渭,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也可简称为《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和梁辰鱼《浣纱记》。《宝剑记》和《浣纱记》都或多或少地对现实做了曲折的反映,而《鸣凤记》则堪称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政治事变的悲剧现代戏。浣纱记:明代三大传奇之一,梁辰鱼所作。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描写了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悲剧,也反映了吴越争霸的政治悲剧。魏良辅,改革昆山腔,融合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乃至北曲音乐在内的新昆腔。沈璟曾编有《南词韵选》。另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使之成为与戏剧创作大师汤显祖齐名的明代曲学大师。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徐渭《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批评明代传奇的专书。临川派吴炳,号粲花主人,所作传奇有《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合称“粲花斋五种曲”。阮大铖,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著有传奇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受汤显祖影响最深、成就也最大的明末传奇作家应数孟称舜,著有《娇红记》。明传奇:明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它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总体上看,从南戏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是格律从自由趋于严整,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趋于文雅。于是这种源于村坊里巷的民间艺术就逐渐上升为都市艺术以至于宫廷艺术,作家也由下层的书会才人逐步替换成文人雅士。明传奇在明代后期发展到辉煌时期,并形成“临川”与“吴江”两大流派。吴江派:以沈璟为首的戏曲流派。他曲论的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为格律至上和推崇语言“本色”。这是为纠正案头之曲的弊病,纠正骈俪派堆砌辞藻而提出来的。但他将这一点加以绝对化,根本无视戏曲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吴江派的成员多为沈璟的子侄、门生和追随者。临川派(玉茗堂派):以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的临川派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和阮大铖等人。他们大多只是继承了汤显祖注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约束的特点,而忽略了汤氏注重立意、以情反理的思想追求。明传奇的发展简述。(1)明初近百年中的杂剧创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从成化、弘治年间丘濬(xun)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开始,才改变了这种沉寂的局面,陆续出现了一些借历史故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发迹变泰思想的传奇作品。(2)从嘉靖年间开始,明传奇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声腔的演变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李开先《宝剑记》、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和梁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