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验检测工作总结试验检测工作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验检测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试验检测工作总结1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间又一年过去了,20xx年已经悄然离去。在这一年里,我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奋斗,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作为试验室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试验室是公司产品质量的守护者,任何一次质量事故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安全。每年,我们都要接受上级监督部门的严格检查,一旦不合格,公司可能面临停业整顿的风险,这将给公司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带领试验室团队,全力以赴,承受各种压力,认真工作。回首20xx年,是为了更好地迎接20xx年的挑战,下面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一、日常工种总结:1..每天监督各个试验工作岗位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如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指导其纠正。2.每天对工地进行巡查,深入施工现场,分析混凝土的质量,发现工地往混凝土加水的及时阻止。3.经常和工地施工员沟通关于混凝土技术问题,并对工地所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进行技术改进收到工地施工人员的好评。4.路基施工时每天有试验人员到现场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5.及时与现场沟通解决实际问题。6.组织试验人员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各项培训按计划圆满完成,试验人员的技能水平有不同程度提高。二、试验室工程检测进展情况:一年时间,我们的实验室在工地上进行了各项检测工作。共进行了水泥64批次的检测,代表数量为29670.5吨;钢筋原材料45批次的检测,代表数量为1870.94吨;焊件72组的检测;粗集料61批次的检测,代表数量为24034立方米;细集料55批次的检测,代表数量为21725立方米;土工试验18批次。我们完成了10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8次地基承载力检测,以及20xx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所有这些试验都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三、存在不足方面1、员工的'思想教育仍有待加强,部分员工对自己的未来专业规划不够明确,缺乏对工作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的认识。为了让员工更加安心地工作,我们需要在20xx年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2、工地服务还不到位,20xx年必须加强工地施工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提高工地服务质量。3、混凝土原材料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偶尔出现一些质量不稳定情况,这方面需要加强。在xxx标试验室的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一年来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任何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发生,混凝土出厂试块的合格率达到了100%。即使面临着外部原因对原材料检测的干扰压力,我们也能够坚守原则,保证质量。在这一年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试验检测工作总结2自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以来,本人认真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各类试验操作规程、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业务能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从一个普通的试验检测人员成长为试验检测工作的负责人。现将多年试验检测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一、专业书籍和工具书是理论源泉和工作指南多年来我始终恪守一个信念:要想熟练掌握试验检测工作技能,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从学习试验规程入手,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搞清试验原理,才能更好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书是我们试验检测工作的行动指南。其次,要从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做起,弄清试验检测内容、质量控制及评判标准,这是我们对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二、经常深入实践是个人成长的途径只有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试验检测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丰富知识面,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的锤炼,才能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不断丰富和提高,进一步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自己得到更快成长,多年的工作经历证明了这点。三、应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试验检测工作及公路工程施工,纠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1.部分施工单位在上路床及垫层砂砾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中不1做承载比强度试验,认为天然砂砾的强度较普通的填料高很多,没必要做承载比试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因为天然砂砾除含有承载能力高的大粒径砂砾粒料,还含有部分承载能力较低的细粒土,其整体承载能力是由以上两个因素及其级配组成决定的,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是未知数,